关灯
护眼

第22章 喀什大巴扎

    向导的失踪,打乱了小分队的既定计划,再和留守北京的杨老板商议之后,小分队决定先在喀什滞留一日,一边打探向导的消息,一边寻找新向导人选。

    第二天一早,小分队的八个人在夜间住所的宾馆用过早餐之后便兵分两路。一路由队长黎叔负责带领另外三名香港人去打探向导的消息了。另一路由刘建国负责,率领三个大6人,去喀什著名的大巴扎,物色新向导人选。当然,除此之外,看看能不能打探到一些事关于大宛国遗址,和大宛国遗民建立的新政权的遗址的消息。

    喀什大巴扎,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占地25o亩,内设21个专业市场,所卖货物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刘建国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这一点已经在昨夜听黎叔说过了。

    他们四个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大巴扎,机缘巧合是从大巴扎旁边的门进入的。谁也没有想到一进入便是一条美食街,里面卖的都是些羊蹄、羊肉、烤面包、烤鱼块、烤鸡、馕等极具新疆特点的美食。

    看到这些,四个人中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蒙古族的巴特尔便再也走不动了,说什么也要先吃两只羊蹄子和几块羊肉。

    刘建国虽然出生在陕西的神木县,但是神木在地理位置上和内蒙古接壤,也因此当地不少风俗习惯和内蒙古差不多,譬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过,他因为常年生活在南方,也就没有养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习惯。

    但是,很理解同行的巴特尔对羊蹄和羊肉的想念,便叫对方敞开肚皮吃,直言他请客。

    刘建国对这个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巴特尔很有好感,不仅仅是源于鄂尔多斯和神木相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他期待能够从对方口中探的一些鄂尔多斯青铜器的信息。

    他知晓在两千年多年前,鄂尔多斯属于某个匈奴王朝统治中心。这个王朝的炼金和炼铜工艺,几乎比同时期的中原王朝更胜一筹。当然,这得益于在鄂尔多斯的北边有天然大铜矿。

    前不久,刘建国无意中看到了一本考古类型的书籍,里面专门介绍了鄂尔多斯青铜器。说是民国年间,不少外国探险家在鄂尔多斯现了大量青铜器。而且,每逢有大风吹过之后,当地牧民总能或多或少捡到一些青铜器。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牧民竟然捡到了一个只有匈奴王才有资格佩戴的匈奴王冠。

    王冠的现彻底坐实了鄂尔多斯在两千多年前,确实是某个匈奴王朝的统治中心。而在距离鄂尔多斯上百公里处神木柳树茆村现的那座梯田下匈奴王爷古墓,越论证了这一观点。

    刘建国觉得在鄂尔多斯一定有大型的匈奴王墓葬,而且数量应该不止一座。

    如果不是之前已经和优品古董典当行的杨老板约好国庆期间要来帕米尔高原寻找失落的大宛国遗民建立的新政权的遗址,他一定会去鄂尔多斯实地考察。

    错失了这个国庆,恐怕也就只能等到寒假的时候去了。

    “条子,你们蒙古族不是都挺胖的吗?不是每一个都挺着一个大肚腩吗?你怎么比一只猴子都瘦?”刘建国仔细打量着正坐在餐桌上大口大口啃食着羊蹄子的巴特尔,甚是不解的问道。

    巴特尔确实长得不像一般的蒙古族,一般的蒙古族身型都比较偏旁,肚子挺着老大,如同怀有五六个月身孕的女人。当然,这也和他们爱吃肉,爱喝酒的生活习惯有关。

    但是,巴特尔却不是这样的体格。

    巴特尔长得约莫一米八,可体重最多也就一百零几斤,可想而知有多瘦了,人送外号条子。

    条子皮肤黝黑,当然这也和他常年在外探险有关。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人,就算天生是白肤色,也会被晒成黑泥鳅。

    只是,刘建国不知道这个看上去傻乎乎的条子,怎么会和优品古董典当行的人联系在一起?

    正要开口询问,条子傻呵呵的笑了起来,不太好意思的说道:“呵呵,我长相随了我妈。我妈是汉族,是个瘦高个,我爸是蒙古族,既大又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