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一千多件古董

    且不论维族少年口中的古墓,是不是大宛国遗民遗址。

    就算不是,那也是一座古墓,里面肯定有不少宝贝。

    反正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考究历史,而是探险寻宝,既然得知有古墓,岂有不前去寻宝的道理?

    也没怠慢,刘建国立即联系了黎叔。

    黎叔一听说是现了古钱币,表示会立即赶来大巴扎与刘建国等人汇合。

    在黎叔赶来大巴扎汇合的时间段内,刘建国等人先跟着维族少年去了那家专门收取古钱币的店。

    去了之后,吓了一跳,这店从外面看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服装贸易店,而且里面也有来来往往的顾客在买卖服装。

    刘建国等人跟着维族少年直奔服装店的储藏室,找到了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维族中年男子,也即这家服装店的店老板。

    老板正忙着清点仓库内的服装,看上去,这店并不像似一个徒有其表的‘门面店’,而应该是老板的主业。

    而且,从老板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仪表气宇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此人不像似专门收藏倒卖古董的行家,倒像是兼职。

    维族少年将古钱币拿给店老板看,并问自己上次拿来的古钱币,店老板帮忙卖出去没有。

    店老板有几分奸诈,先打量了下刘建国等人,又用维族语言回答了少年的问题。

    少年用汉语为老板引见了刘建国等人。

    老板听闻刘建国等人是北京来的收藏家,想要收购他手中的古董,顿时双目闪烁,对刘建国等人热情起来。

    不仅如此,立即从储物柜中拿出今天收到的行货,给刘建国等人瞧,还用汉语说道:“这是今天早晨开业之后,村民们拿给我的。你们若是有看上眼的,就开个价,我若是觉得合适,就全部卖给你们。不仅如此,在我家还有上千件大大小小的古董,都是这两个月来村民们托我转卖的。我认识一个天津的古玩家,只要你们的价钱比他高,我就全部卖给你们。”

    刘建国顿时觉得自己遇到宝了,一千多件古玩?还都是两千多年前的?这回可是赚大了。

    只可惜,刚才脑子缺了一根筋,竟然联系了黎叔。

    若是此事没有告诉黎叔,现在他们四个将这上千件宝贝瓜分,岂不是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了亿万富翁?

    想想肠子都悔青了!

    好在,这种狭隘的利我主义,仅仅在脑海中持续了几秒钟。

    当然,店老板也没有给他继续沉溺在利我主义思想中的时间。

    说话间,店老板已经将今日收来的全部宝贝放到了储藏室的办公桌上。他每天关门之前,会将当日收到的宝贝全部带回家,所以,每天在店内放的都是当日收到的。

    虽然只是一天的宝贝,却也不少,除了刚才那个维族少年放下的一串古钱币,还有一个青铜香炉,一个巴掌大小的青铜神兽,一个高约3o厘米,直径约15厘米青铜酒器,二三十枚散落的五铢钱古钱币。

    这些东西可都是西汉的,看来一定是两千多年前,西汉和大宛国在通商中,从西汉流通到大宛的。

    至于村民在帕米尔高原现的古墓,是大宛国的遗址,还是某个王公贵族的古墓,亦或者大宛国遗民遗址,亦或者遗民中的王公贵族的古墓,这些现在还不能断言。

    不过,结合大宛国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所以基本上排出了前两种可能性。

    也即,村民们在帕米尔高原上现的古墓十之八九是大宛国遗民遗址,亦或者遗民中的王公贵族之墓。

    多想无益,实地去考察才最重要,刘建国当下便动了雇佣维族少年当向导的心思。

    这个维族少年,不是刚刚从墓地挖宝回来的吗?想来必定知晓去墓地的路径。

    维族少年本来是准备先回家休息几日再去挖宝,不过被刘建国开出的高达一万元的向导费给诱惑了,最终答应先回家换身衣服,在与父母说明情况,筹备好出行所带的饮食,便立即上路。

    提防这个维族少年也像之前的向导突然失踪,刘建国便冲条子使了一个眼色,让条子跟着少年一起回家。

    在条子跟着少年回家的时间段内,刘建国和剩余的两个同事则跟着服装店的老板去了老板家。

    刘建国想看看老板手中还有哪些货,也想知道天津的那位收藏家给出的价位是多少。

    只要知道对方的价位,自己就可以在略微高于对方价格的基础上,拿下这些可遇不可求的宝藏。

    一想到是上千件两千多年的古董,心底的激动,自然不言而喻。不过,转念想到自己现在是替别人打工,这些东西属于东家,心底的失落自然可想而知。

    不过,这么多东西,趁着大伙儿不注意的时候,私下里用随身携带的零花钱,跟服装店的老板买几件应该不成问题。反正,这种事情小分队的成员几乎每个人都会干,即便是优品古董典当行的股东黎叔也不排除在外。

    何况,就算大股东杨老板知道又能怎么办?还不是得睁一眼闭一只眼呢?怎么可能为了区区几件宝贝,就撕破脸,毕竟大伙儿具有长期合作意义。

    刘建国已经想好了,一会儿去服装店老板家,先收几件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