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95 力拼到底,宁死不降!

    沈锋眼中的国奥队没有对比赛的操作空间。

    掌控空间永远属于强队。

    弱队只能被动进行调整。

    新西兰最后的反扑虽然打进一球,让中国队防线陷入了一阵恐慌。

    但最终因时间缘故,新西兰没能在比赛结束时扳平比分。

    中国队2:1新西兰队。

    开门红!

    现场球迷发出狂热欢呼。

    在国家队冲击世界杯折戟沉沙后,球迷自然而然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一批征战奥运会的U23球员身上。

    沈锋无疑是焦点,今天头球梅开二度率领球队取得胜利。

    仿佛用行动进一步证明他之前对团队的抨击只是不愿与烂到骨子里的国家队同流合污。

    相当一部分球迷迅速对沈锋产生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期望沈锋保持着这份率真,敢作敢为的风格。

    举国关注的奥运会,男足赛场自然少不了明星效应。

    而沈锋无疑是最具人气的中国男足球员,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同时也成为了奥运会男足赛场上与另外两人人气不相上下的焦点。

    另外两人分别是以超龄球员身份征战奥运会的巴西准球王罗纳尔迪尼奥,人们期待着他在两年后率领巴西登顶世界杯,同时也是他个人的历史王座!

    还有一人便是在巴塞罗那出道三年俨然新生代绝世天骄的阿根廷超新星里奥-梅西!

    如果不是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沈锋怕是没机会与两人在人气上一较高下。

    赛后新闻发布会虽然沈锋是与殷铁生一同出席。

    但所有记者对殷铁生无话可说,争相对沈锋提问。

    殷铁生这个摆设脸色有些难看。

    而沈锋回答问题很耿直。

    打人的传闻?

    “只是球员之间的摩擦,很正常。”

    国奥队晋级希望?

    “结果出来之前,希望大或小都没有任何意义,我效力海伦芬时击败过卫冕冠军,球队也能最后时刻逼平保级球队,足球,只看结果。”

    对国奥队和国家队实力的对比?

    “差不多,但现在国奥队的氛围要好一些。”

    沈锋接连回答了记者们的问题。

    殷铁生始终不像是一个赢球后的主教练。

    因为沈锋从头到尾没有对记者夸赞过一句团队。

    在他看来,即便是场面话,沈锋都应该说!

    可沈锋连一个字的称赞都没有。

    而且他感觉沈锋对他也是视若无睹。

    把他完全当空气。

    落在他眼中自然是桀骜不驯。

    中国队击败新西兰。

    同组巴西同样拿下了比利时。

    国奥队回酒店休息。

    三天后在同一块场地,中国队迎战比利时队。

    全国足球媒体都在为中国队加油,期望球队能够再拿下比利时,挺进奥运会8强。

    可能连国奥队内部也抱着这样的想法。

    沈锋虽然我行我素,但他在队友心中是真的强。

    不少人会有一种天真的想法:有他在,何愁不胜?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沈锋在酒店中独自一人看了巴西与比利时的比赛之后,他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感到了巨大压力。

    真正在职业赛场上感受过强度与节奏,才能在观看比赛时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新西兰实力孱弱,而巴西和比利时却是此次奥运16强中至少排名前六的强队。

    国奥队首发变化不大。

    陈韬首发右边前卫,赵旭鈤搭档郑志和周海彬组成中场中路,沈锋还是左边前卫。

    郜霖单前锋。

    这番布置看起来殷铁生加强了中场防守,体现出了对比利时的忌惮。

    可沈锋只看一眼比利时的首发阵容便知道中国队想要与对方抗衡根本是在异想天开。

    这还是孔帕尼和费莱尼上一轮鏖战巴西双双染红被罚下后的比利时!

    维尔马伦,维尔通亨,德穆尔,米拉拉斯,穆萨-登贝莱。

    再加上其他在荷甲崭露头角的年轻球员。

    像是在对战一支荷甲强队!

    莫说球迷,就连国奥队球员都未必能够真正明白这场比赛的实力差距!

    赛前两队球员握手,维尔马伦与维尔通亨相继与沈锋握手时,分明刻意加重了手劲,眼神也蕴含警告意味。

    沈锋不在意他们的意气之争。

    但当比赛开始之后,他在前场跑位便遭到了比利时的重点封锁。

    哪怕因此会削弱比利时局部的防守,但将沈锋与中国队完成整体切割,比利时仍然在场上防守时表现得游刃有余。

    轮到比利时进攻时,尽管前场更突出个人表现,因此不见得会一波爆发带走中国队防线,可几乎每个比利时进攻球员都能够在局部一对一时占据优势,只是无法形成连续击破的效果。

    开场陷入劣势,逆风抗压。

    沈锋在前场更加没机会。

    而且防线风声鹤唳!

    中国队加强中场是明智之举,但由此带来的进攻组织创造力下降也令锋线孤立无援。

    球迷助威激情如火。

    比赛打了不到10分钟,沈锋被迫回防!

    短暂的经过一番考量。

    无论是郜霖还是陈韬,他们的回防都不见得能够带来作用。

    尤其是重压之下,他们从来也没习惯过去主动分担。

    思维上的固化根深蒂固。

    前锋永远是前锋,好像除了不进球挨骂可以认,其他的一切责任与前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