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0章 张氏夫妇

    楚毅疑惑道:“听说张秀才本来是有志之士,为何在考取秀才后,没再参加科举了,以报效朝廷。”

    张锦良一脸冷然道:“我习的是用来辅助明君的帝王之术,但是在西凌国我没有看到明君。”

    这样间接指责当今皇帝的大胆无理言语让楚毅的脸当场黑下来。

    张氏一看就意识到丈夫的大胆言语得罪了这位二殿下,连忙磕头道歉道:“二殿下,请你原谅我家相公无理。他一定是平时看太多杂书所致。他绝对没有对皇上不敬的意思。你还楞在那里干什么,快向二殿下磕头。”

    楚婉芸扑捉到那被张氏按下头行礼道歉时,张锦良眼中闪过的失望。看来自己可能低估了这张锦良的才华。原本以为他的妻子要比他要来的有能力,更加有作用。想不到这张锦良这满腔的才学只怕不简单。

    楚婉芸倾身附在楚毅的耳边,轻声道:“毅,我看这张锦良乃真正有才学之人。你不如测试以顺便询问他为何如此认为,以及对天下的格局的认识。相信他的回答不会让你失望的。”

    楚毅望着楚婉芸眼里的笃定,道:“好了。平身吧。”

    张氏这才拉起丈夫起身。

    楚毅锐利地盯着那一脸无表情的张锦良道:“不过,本首想问张秀才一句,你何以认为当今圣上不是明君。当今圣上可是一直以仁治国啊!”

    张锦良虽然有点诧异于楚毅的转变,但还是答道:“所谓明君首要条件要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懂得如何才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当今圣上虽然从登位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行仁政,但是西凌国的百姓生活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使百姓的生活每况日下。相信这一点,二殿下来到惠州的第一天就知道了。当今圣上就是缺少这为明君的首要条件。换句话说,圣上虽然有仁君之心,却无明君之能。”

    如此无理地言论,张锦良居然说得出口。望着他眼里的决绝,楚婉芸意识道他正以自己的性命赌楚毅是否是一名有度量的明君,是否是他苦苦等候的明君。

    转头望向那黑线压下的楚毅,她知道楚毅真得被激怒了。毕竟皇上在楚毅的心中不仅是名好父亲,更是一名好皇帝。现在有人如此诋毁自己的父亲,其心中愤怒是可想而知了。

    楚婉芸伸出手轻柔的按住楚毅已经握紧的双手,以压住那怒气,开口道:“想不到张秀才有如此的见识。难得,难得。不过,张秀才如此认为有失偏驳。二殿下认为明君首要条件应该懂得一句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懂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懂得知人善用。一个君王无论其有多少才干,毕竟是一个人。这国家可是百姓的国家,而非一人的国家。因此必须听取广泛意见,知人善用,才能群臣齐心治理好国家。你说对不对呢?张秀才。”

    张秀才已经被那句“这国家可是百姓的国家,而非一人的国家”给镇住了心神。枉他自认为有辅助良君之才,想不到他的认识居然如此狭隘。张秀才重新抬首,望向楚毅的眼中多了分尊重,道:“想不到二殿下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认识。二殿下就是我张锦秀的明君。”

    望着脸上写满了阴霾,以及黑眸中闪过的不屑的楚毅,楚婉芸知道他对张秀才的能力产生质疑。况且她也很想知道张秀才是不是真得有实才,而非半桶水。楚婉芸笑道:“张秀才,可能还不知道二殿下的门邸可不是谁都能进的来。张秀才介不介意谈论下这天下的局势呢?”

    张秀才也从楚毅的眼中扑捉道不屑。这种被自己的伯乐轻视的感觉,让他挺直了腰杆,脸色泛着自信的光芒,凯凯发表那早以刻在心头的观点:“从上古时期,这天下就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现在天下已经分离了近百年。各国之间不断纷起的战争,已经让天下的百姓憧憬那天下大同时期周国的繁荣了。因此,合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想一统天下,现在就是时期。综观四国,以国力来论,北融国排第一,东武国排第二,西凌国排第三,南红国排第四。

    北融国虽然国力鼎盛,但是士大夫以及贵族跟平民百姓的生活相差很大。全国的财富有九层集中士大夫和贵族手中。小规模的平民造反时有发生。虽然这造反很快就被血腥镇压,但是这造反的波及的范围反而越来越大。而且现任的北融国国君,信仰那道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而国师的地位和权势已经凌驾在当朝宰相之上。重大的事情居然要国师首肯才行。据传前不久,国师预言北融国的四皇子命带刹星,跟他的父亲兄弟相冲,会成为一个弑父杀兄夺位之人。因为这预言,四皇子成为父亲和兄弟竟相追杀的对象。足可见北融国已经到了繁荣最顶端,接下来就是要走下坡路了。

    东武国崇尚武力,可谓举国为兵。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但是过分的崇尚武力,百姓的民生能力不强,国内的商业贸易更是凋零。国内百姓生活并不富裕,不过,东武国的三皇子倒不失为有志之士。他不仅懂得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的爱戴,其本身的才能也非凡品。若论天下谁能二殿下一争这明君,就属东武国的三皇子了。”

    东武国的三皇子卓傲,她是亲生父亲,一个极有心计,利用母亲的男人。其野心非常大的。他现在还是皇子,就在十年前为一统天下而布局。对于这个把野心放在第一位的所谓父亲,她是打从心底里厌恶。张秀才铿锵有力地声音把楚婉芸游离的心思拉回来:“而我西凌国虽然国力排第三,但是百姓的生活比起他们两国来说已经算好很多了。至少我西凌国国内很少出现饥荒。这也归功于圣上的仁政。但是我西凌国在军事实力上比起其他两国实在差太多。圣上在治军方面成就可谓一般。至于民生方面更是只能维持原样,不能推陈至新,为百姓带来富裕的生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