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官制改革(1)

    “皇上驾到——”李公公细长的声音划破的夏夜的宁静,打断了楚婉芸的沉思。

    她立马整装,恭敬地立于门口迎接皇上:“儿臣参见父皇。”

    皇上大步跨入芸殿望着那低垂之人,道:“芸儿,起身吧!”

    “谢父皇!”楚婉芸起身道。

    望着那越发美丽的容颜,皇上只能在心中感慨:难怪毅儿会如此钟情于芸儿!现在的芸儿美得让每个见到她的男人都想要得到她。皇上收起心中的感慨,慈爱的拍着身旁的座位道:“芸儿,过来。”

    楚婉芸乖巧的过去坐下。

    皇上拉过楚婉芸纤手,拍道:“芸儿,你可知楚姓的由来?”

    皇上这无理头的问题让楚婉芸只能摇头。

    皇上眼望着前方,仿佛陷入了回忆:“楚姓本来是这天下的皇帝之姓。周国立国前,主宰这天下的皇帝就是姓楚。楚乃帝王之家的姓氏。但是周国篡位成功,从此楚姓一族遭到严酷的迫害。西凌国的开国皇帝,我们的太祖皇帝也是掩姓埋名才能逃过株杀。太祖皇帝历经千万磨难才能开创这西凌国。但是,这天下本来就是我们楚家的天下。因此,太祖皇帝立下祖训要求每任西凌国的皇帝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夺回这本来就属于我们楚家的天下。”

    此时的皇上眼里燃烧着熊熊的野心。

    皇上转过头,望着一脸震惊地楚婉芸,握紧那纤手道:“芸儿,你是上天赐予西凌国一统天下的礼物。你的旷世之才,一定能让历任来西凌国皇帝不能完成的遗憾得到圆满的实现。你有这能力。芸儿,朕需要你的能力,帮助朕改革这朝堂。”

    楚婉芸无法理解皇上眼中的野心之火,因此眼里只有平静无波的寂静。

    皇上看出着寂静,开口道:“这也是为了毅儿。朕如此迫切地想改革朝堂主要是不希望他日毅儿登基后,仍要面临着权利被大臣把持,还要看大臣脸色的日子。”

    这到时打动了楚婉芸。她也希望将来楚毅能稳坐帝位。朝堂局势的稳定和权利的分配格局是这稳定的根本。脑中飞快的闪过现代学过的知识,一个概念开始在脑中成型。楚婉芸抬头道:“父皇,可知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是什么?”

    她望着眼带疑惑的皇上,自答道:“经济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一个国家无论如何的强大,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持,也只是如同镜花水月般。这正如以前北融国虽然拥有这天下最强大的军事势力,但是他们国家的百姓却是生活得非常贫苦。北融国的政变就最好的证明他们的自认为的强大只是建立在沙子上的高房一样,稍微动一下地面,就可以令整个房子倒塌。正也从反面证明了经济的重要性。而能带动这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商业。因此要想真正而坚实的繁荣必须依靠商业的力量。而儿臣希望父王能趁这次朝堂势力处于驾空的时期,把商的力量引入朝堂。”

    皇上此时一脸深沉让人摸不着他内心。终于,皇上接口问道:“如何引入商的力量?”

    楚婉芸知道皇上已经被打动,就把自己方才构思的官制改革细细讲道:“利用官制改革把商的力量引入。为君之道在于能最好的驾御百官。这一点儿,臣想父皇再清楚不过了。驾御的精髓应该就是均衡。但是现在的官职乃宰相和六部尚书之首各掌握半个朝堂。要想驾御好百官就必须苦心维持这二人的势力均衡。父皇有没有想过再增加几个宰相呢?”

    “再增加几个宰相?”皇上震惊地道。这宰相可是分皇帝的权利之人。如果再增加几个,不就是再次分割他好不容易才收回的权利吗?

    其实楚婉芸又岂会不知道皇上眼里的震惊和不情愿,毕竟这天底下有哪个皇帝希望下放自己手中的权利呢?楚婉芸解释道:“父皇,可知这房子为何有四个角?那是因为四个角比两个角更结实坚固。而西凌国的权利如同房子一般,要想变得结实稳固,就必须增加几个角。”

    这个形象的比喻打动了皇上,他深沉着眼道:“接着说。”

    楚婉芸起身拿起前方桌上的笔墨,在白纸轻轻的划着自己心中关于官制改革的构思:“父皇,您可以把宰相和六部尚书之首的职务给分割成为这四个副宰相,从四个方面欲于分割:行政、军事、财政、监察,最后又总之于皇帝。同时将提高六部的权利,把他们引入权利的高层。而由一个宰相,四个副宰相,和六部尚书组成的权利格局就要求每个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半数以上的人通过才行,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大事,就必须要求有八个人都通过才行。当然所有的决定都必须得到皇上的最后首肯后才能在百官朝会上公布。如此的改革,表面上是下放权利给更多之人,但是确实大大的削弱了宰相及尚书之首的职务。同时,为了提高商人的权利,儿臣提议改革工部为商部。但凡有关于商业经济方面都归属于商部来管理。由于商部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实施政策,因此,儿臣提议商部的职位专门举行针对性的考试,来招揽那些真正懂商懂经济之人。”其实这个新权利格局的构思自于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内阁的议会式模式。

    皇上眼里的深沉更深了。好长的时间过去了,皇上仍维持那个沉思的姿势。终于,他抬起头,神情复杂地望着她,道:“芸儿,你这官制改革确实可行。但是关于商部的部分,朕需要适当的压缩他们的权利,尤其是参政的权利。毕竟西凌国从立国开始就以儒学治国,如此的巨大的改革不要说百官,就是寻常的士大夫都难以接受。朕,需要从整个国家的安定来考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