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楔子

    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天,一架飞往z国首都的民航在海洋上空徐徐飞行。

    “搞定!”终于敲下鉴定日志的最后一个字,赵曦长舒一口气。她赵曦,本硕连读8年的法医学专业,今年六月即将从母校毕业,上周参与完导师推荐的一件自杀案件的法医鉴定,前天就马不停蹄地飞到m国的某海屿参加大学校友的婚礼,下午上了回国的航班。她有一习惯:每参与完一次鉴定工作就会写下案件日志,以便自己以后的参考翻阅。这段时间实务繁忙,今天在飞机上才有时间抽空记录下来。

    她伸了伸懒腰,解开了安全带,打算去趟洗手间。

    “哗哗——”拘了一把水洗脸后,赵曦看向镜子,脑子里想的还是上周发生的一起自杀案。死者刘威是l市的副市长,死前曾被官方证实贪污洗钱数千万。却在正式逮捕令发出一天后,被发现在l市某座大楼跳楼身亡。赵曦的导师收到消息,便吩咐她和几位同学组成临时小组一起给司法部的专职法医提供现场勘查的辅助工作。

    “贪了这么多被抓,跳个楼倒是一身轻了。”在更衣间,小组的a学生一边换上工作服一边戏谑道。

    赵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在不了解情况下,她不习惯多说什么。

    接到报案后一小时,事发地点天台。

    他们几个实习生协助负责案发现场的天台。

    “是的,采集到几组鞋印、门把上的指纹……”即将结束勘察工作,带队的陈生向电话那边的导师汇报了一下进展。

    此刻的赵曦站在死者跳下去的地方。采集到几组凌乱的鞋印后,赵曦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站在二十多层的顶楼,赵曦探头看向楼下的现场。乌压压看热闹的人群形成的包围圈。死者的尸体已经被带走,现场围着警戒线,几位司法部的法医在做现场勘察。

    看了好一会,正当她要收回目光时,余光扫到了一抹暗红色。这令她重新把目光聚集在这条混泥土围杆,终于在外侧一处发现一抹血色指纹。赵曦眼睛闪过一抹惊喜,赶紧拿出工具印膜取证。

    几天后的下班时间,没有接到外勤通知,但赵曦没有像往常那样到点下班,而是去了物证科,她想早点知道那枚指模对那起高官坠楼案有没有帮助。

    找到负责此案的张姐,待赵曦说明来意后,她爽快地找出报告给赵曦过目。

    根据报告结果,所收集到的信息全都属于死者,包括那枚血色指纹。

    这个证据让赵曦陷入沉思:这枚指纹为什么出现在哪里?又为什么还沾着死者的血液?

    于是她抬头问张姐:“姐,尸体鉴定报告那边出来了吗?”

    “应该还没有,咋啦?”

    “就是对结果有点好奇。”赵曦有点不好意思。

    “你可以过去找一下王教授,这次是他负责这具遗体的解剖。”张姐了然,新人嘛,难免会比较好奇。

    “王林教授?”

    “是的,就是他。”张姐点头。

    “好的,谢谢。”赵曦向她致谢后,出了科室门,往电梯的方向走去。

    半刻钟后,赵曦到达验尸房门前,她稍作停顿,接着伸手敲了两声门。

    “请进。”里面的人应了一声。

    推开门,室内的温度让赵曦不禁打了个哆嗦。

    虽然验尸房的室温一向会比室外温度低,她进出验尸房的次数也不少了,但这温度与平常比未免也过低了吧?

    就在在她发愣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哪位?”

    “抱歉,请问是王教授吗?”赵曦歉意地冲男子笑笑,语气恭敬。

    眼前这位的男子的年纪在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感觉比赵曦,她1米7。头发梳得整齐油亮,带着一副厚底圆盖眼镜。

    王林教授,与赵曦的导师崔为民是同辈,几年前从别市调过来,也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了

    王教授手里拿着份文件,微眯着眼睛,嘴角挂着微笑回答,“对,有事吗?”

    “您好教授,我是崔导的学生赵曦,在所里实习,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要请教您。”

    “你说。”王教授继续微笑示意。

    “是这样的,在刘威这个案子,我收集到一枚血色指纹,经验证确实是他的。但指纹的出现位置我觉得有疑点,所以想知道这边的尸检结果,能否验证的我想法。”

    “哦,什么想法?”王教授用手扶了扶他的眼镜框架,还是一副笑眯眯地样子。

    刘威的身份十分敏感,如果她的猜疑是对的,这个案子性质可能就不一样了。为了能求证内心的猜想,她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枚带血指纹是我在事发天台栏杆外围上找到的,很是隐蔽。根据指纹的朝向,可能是死者死前反手抓住围栏时留下的。如果死者是自己跳楼的话,我觉得很难想象是什么姿势下去的。”

    “哦?”王教授挑了挑眉,示意她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