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五章。收商税,免除辽饷

    北镇抚司中的一块空地内,许显纯兴致勃勃的正在把玩着一把全新的燧发手枪。

    在田尔耕的指导下许显纯将火药和弹丸装填进枪膛,将一切准备好后,许显纯举枪,通过枪身上的准心瞄准十步外的靶子,然后扣动了扳机。

    「啪」的一声,枪膛中的弹丸射出,许显纯等到硝烟散去,走到靶子前一看,发现那弹丸精准的命中靶子,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

    「许指挥,在这个距离上,一般的甲胃可抵挡不住这玩意的威力。」田尔耕在一旁说道。

    许显纯闻言,对手上的这玩意越来越喜欢了,又把玩了一会后,便将其返回挂在腰上配套的套子中,并对田尔耕说道:「走,咱们去诏狱!」

    田尔耕闻言顿时间打起了精神,他知道要干正事了。

    在前往诏狱的路上,许显纯见到路上有几名西夷人,越靠近诏狱,见到的就越多。

    两人来到诏狱前,许显纯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对着身边的田尔耕问道:「这一路走来,怎么见到那么多的西夷人?」

    平时许显纯在大街上也会见到西夷人,毕竟在大明走在大街上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可是今天许显纯见到的西夷人比许显纯之前见到的总数都多,而且还是在北镇抚司和诏狱的附近。

    田尔耕闻言,对许显纯解释道:「这个啊,是陛下让这些西夷人去给那些犯官们教西夷的语言,到时候要把那些家伙丢到西夷的国家去。」

    「详细说说。」许显纯有些好奇的开口。

    听完田尔耕的讲解,许显纯不由的感慨:「陛下真是好想法啊。」

    而且陛下的魄力也太大了啊,好像除了太祖皇帝,大明朝好像没有这大规模将官员下狱的皇帝了吧。

    「不过,陛下下旨将那么多当官的抓进诏狱,那些朝堂上的官员不急吗?」

    「急?急有什么用?」田尔耕笑了一声,接着说道:「陛下自从登基后就没有上过一天的朝,这些日子里朝廷做出的一系列决定都是陛下召集几名大臣商量出来的,更本就不跟朝臣商量。」

    「当然,如果他们用递交辞呈来逼迫陛下,那么陛下会毫不犹豫的同意,之前就有几名御史向陛下递交辞呈,陛下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陛下一下旨逮捕了这么多官员,朝廷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啊?」许显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这并不会,咱们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当官的人,而且当今陛下欲神宗皇帝不同,陛下之前下旨将许多地方官调入京师。」田尔耕给许显纯解答道。

    是和神宗皇帝不同,神宗皇帝面对京师各衙门的人员空缺,是不会补官的,之前首辅方从哲接连上了好几道奏疏,请求声宗皇帝补官,神宗皇帝都将那些奏疏留中不发。

    二人交谈着,走进了诏狱之中,走进诏狱,许显纯果然看见几名西夷再教一些人鸟语。

    「许指挥,有空的话也请一个西夷人学习一下这鸟语吧。」

    「为何?」许显纯疑问道。

    「陛下之前下旨了,咱们锦衣卫要做好关于西夷的情报工作,学习那些鸟语是必须的。」

    许显纯听闻后,微微有些吃惊,这已经不局限与朝鲜、东瀛等地了吗?还要做西夷的情报工作,陛下的雄心真大啊。

    「那之后田兄帮咱找一名西夷人吧。」

    「许指挥,以咱看来,这找西夷人还是去麻烦一下徐光启徐尚书为好,徐尚书经常和这些西夷人打交道,找他准没有错。」

    「咱知道了。」许显纯点头道。

    很快,两人来到了关押晋商们的牢房前。

    许显纯顿时间脸色变得十分的阴沉,厉

    声道:「你们这些该死的家伙上路的时间到了!」

    ......

    乾清宫内,朱由校看着眼前的方从哲,笑道:

    「方爱卿,今日来找朕所为何事?」

    「陛下,微臣请求陛下增收商税!不管是行商还是坐商,都要向其征收重税!」

    这老家伙终于向自己提出来了,朱由校内心想着,嘴上却对方从哲说:

    「为何?」

    为何?因为陛下你想收啊!方从哲在内心腹诽着,但明面上还是正声道:

    「陛下,我大明的江南等地并无天灾的困扰,可是这些年来,江南等地的粮食收成年年减少,甚至还要湖广等地的粮食赈济!」

    「为何?」朱由校皱眉道,这江南等地的可以说是鱼米之乡,怎么还要其他地方赈济粮食啊?

    「陛下,江南等地的地主士绅们,都将精力花在了商业上面,而不是农业生产!」

    「像有些人将种植粮食的田地都拿去种植桑树,良田不种粮食,所以粮食产量自然而然的减少。」方从哲回答道,身为浙党领袖的他,自然清楚在浙江改稻为桑的风气有多重。

    「所以,爱卿就提议要征收商税?」

    「陛下,江南商业之发达,乃大明之最,不征收商税是国朝的一大损失!」

    「这一点,爱卿个亓诗教他们商量过了?」

    方从哲闻言,内心不由的一惊,说话的声音都有一些结巴:「是、是的陛下,老臣和一众朝臣们商量过了。」

    「他们也都支持朝廷征收商税?」

    「是的陛下。」他们能不支持吗?只有支持皇帝,他们身上的这一声官服才能一直穿下去。

    「既然如此。」朱由校想了想,对着方从哲说道:「方爱卿,你去和毕自严去商讨一些国朝对商税的税率该定多少。」

    「商人逐利,这是他们的本性,朕也是知晓的,可是这些商人富有之后,多变为唯利是图,为富不仁之辈,像那些晋商私通建奴和蒙古,出卖国朝,朕对此深恶痛绝,所以朕也倾向于征收商税。」

    「那赵宋每年向辽、金等国缴纳那么多的岁币,钱从哪来,不就是收的商税吗?我大明对那些商贾们是在太好了!好到他们都认不到人了!好到他们私通建奴,出卖国朝!这个商税必须收,而且还有重收!」

    「朝廷征收商税后,才能撑起大明这么一个大帝国!」大明在历史上就是亡于财政困难!偌大的一个帝国,只向着平民百姓收税,什么辽饷、剿饷、练饷的,百姓口袋中才多少钱啊?

    相比于平民百姓,那些富商们的油水才多呢,得去好好压榨!相信大明的百姓们都是会支持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