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进入十八中(41-46)


    何正果被邀为会议代表的理由是,带领本班同学,数次到水库建设工地,出色地完成了义务劳动任务。

    龙山水库大坝全长15米,库容.19亿方,水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蔚为壮观。

    4

    何正果同桌余西山,籍贯吴家寨子公社吴家寨子村,老老爷靠一手铁匠绝活儿,携家带口浪迹江湖,在昆明西山成就西山传奇“铁匠余”,“铁匠余”菜刀,轻快、锋利无比、耐用(几乎不磨),在西山,尽人皆知。

    因战乱,铁匠余携家回归故里,在斜阳城东南关安顿下来,制造工场在东南关边儿上的一胡同口,他靠炉火纯青的铁匠技艺,成为斜阳名人。制造工场,历经公私合营、建厂,后搬到龙平,叫龙平厨房设备厂,“铁匠余”是该厂产品商标。

    “铁匠余”孙子余西山爸爸,今是斜阳县生资公司干部,余西山妈妈,斜阳县供销社干部。余西山家,住在斜阳县供销社家属院里。

    余西山为“铁匠余”的曾长孙。

    老爷为纪念家人西山传奇的经历,给长孙起名余西山。余西山有一个弟弟余西江,比他小三岁,五年级。

    何正果同桌赵义豪,龙西村人,龙西村与何家卫子村隔龙山河相望,一衣带水。一条“小公路”,把两村穿在一起。赵义豪,校园乒乓一哥,无人能出其右,这源于他的乒乓球童子功。龙西村学校没院墙,乒乓球台子全天候开放,月亮地儿,赵义豪约了狗屁荡子,月光中乒乓,获雅号“月光小子”,乒乓球童子功,就是那时候练成的。

    何正果同桌夏冬冬,东南关村人,离学校最近,抬腿就到。

    44

    1977年11月11日(星期五),上午,十八中校园。

    何正果,从王军峰老师办公室出来,见校长在大门口送人,校长挥一挥手,像是嘱咐客人慢走,客人转身上了自行车走了。何正果看清了,校长送的客人正是爷。

    何正果诧异:爷来十八中暗访?

    他边走边想,校长近了,他不假思索迎上去,校长微笑貌,何正果道:“校长好,您认识我爷?”

    校长微微一笑,代回答。

    何正果道:“我父亲,来无影去无踪的,搞么名堂?”

    校长微微一笑,代回答。

    何正果见校长不接话茬,自己找台阶下,道:“校长,您忙。”

    何正果笑笑,走了。

    校长,从背后送上了语重心长的话:“正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何正果回应道:“谢校长教诲。”

    45

    1977年冬,国家分配指标、单位推荐上大学(中专),成了历史。大哥何永柱,二哥何永安,参加了1977年大学及中专招生文化考试,大哥永柱考入北京邮电学校,二哥何永安考入(吴家寨子公社驻地的)斜阳师范。

    爷,双喜临门,忒马家堡子(牛气)了。

    韦叔,也来何家卫子给徒弟何永柱道贺。

    1978年月,爷举债,送大哥二哥到外地上学。

    46

    马家堡子,在斜阳县周村公社东部,村名始于夏朝。古往今来,马家堡子,是出大户出豪门出高官的村庄,史上出了几位宰相。今儿,在北京,就有当部长的大官。

    马家堡子,是一块风水宝地,不得了,牛气。久而久之,马家堡子(牛气),固化了下来,成了歇后语。一年又一年,马家堡子的名气,盖了斜阳,盖了龙平,盖了更广大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