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赵五一怔不太明白他爹为啥这样问,答:“哥哥几个待我自然是好的,只是哥哥们几个已经各有各的家庭,我们之间不像从前热络。他们肯定是觉得我这多年还没考上秀才已经对我失望了。”

    老赵头看着他一副自以为然的表情,有种悔恨“那我和你娘待你如何?”赵五越来越迷茫了,觉得他爹真是莫名其妙,还是很乖巧的回答:“爹娘是世上对我最好的人。”

    老赵头点点头,吸了口旱烟,淡青色的烟又开始缭绕在他的老脸上,让人看不分明他脸上的表情。

    “你是咱们家唯一的读书人,你娘素来也疼你。我跟你娘一样都希望你成材,出人头地。”

    赵五心里一松,忍不住笑道:“我最近读书可有灵感了,觉得茅塞顿开,今年一定有希望考个秀才。”看到赵五意气奋发的样子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那个纯粹的少年,一心为读书而读书。老赵头忍不住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见到他爹的表情总算没那么严肃,赵五趁势道:“只是爹您也知道,真正到了要下场的时候,可不是在家里抱着死读书就行。还要跟书馆的师长跟县太爷打好招呼,给他们留一个好的印象,之后的县试才好过。不仅需要实力还要看运气跟关系的,像我们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能过本来就很艰难。”

    老赵头听了心里越来越不受,赵五何尝没有埋怨他们没有帮上忙的意思,可是也不想想是谁含辛茹苦一家人省吃俭用的把钱拿出来送他去书馆的,他这样说让其他几个哥哥听到了该怎么想。

    虽然赵五说的是真的,县府两试没有院试把控严格,尤其是县试,由本县县太爷主持。县试总共要考五场,主要还是看第一场的成绩。而这一场要考八股文,试帖,只要不是错字连篇,文理通畅,有理有据,一般都能过,至于取不取就是博眼缘的事情了。

    县令通常的想法是与其推送一些自己认都不认识的人还不如取有些眼熟的人,以后爬上去至少是一个人情。所以当地的学子会选择好的学馆念书,这种学馆一般跟县令搭的上关系,偶尔县令会去旁听或是讲学。这就提供了在县太爷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可以混个眼熟。大夏历来重视选纳举能,本县能出多少秀才,乃至举子进士,这都算是地方政绩。再昏庸无能的县官,这种过场也是要走的,所以当官的对学子还是很友好的。

    “老五,你老实跟我说,你四哥到底是怎么回事?”老赵头突然话题一转异常严肃的质问他。赵五面色惨白,嘴唇翕张了一下,却还是镇定下来觉得他爹一直待在乡上不了解事情大概,“爹-就是四哥不够走运莫名其妙被人打了。”

    “你这逆子,你还撒谎,你到底说不说?”老赵头紧紧捏着手里的烟杆,一副他再胡说八道就抽上来的样子,瞪着赵五,两腿气的颤动。

    老赵头一看他还想嘴硬便道:“老五,这事是瞒不住的,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你即使不说,我也能找得到真相,当初既然打伤了人,事情就肯定不小,镇上必然会有人知道。你要你爹顶着一张老脸去你同窗面前吗?”

    赵五受不了了,嗫嚅道:“我真不知道他们会下手那么狠,我只想马上就要下场了,若是受了伤,或是闹出什么事,这次院试就白去了,才会信口胡说……我、我也没想到他们竟会打人,还下了那么重的手……”

    这种说法跟族长说的几乎丝毫不差,老四的伤还真是和老五有直接关系。且更为可恶的是老五发现这事不能压下去了,才故意让老四出来顶包,老四完全受的是无妄之灾啊。

    “你、你真是糊涂啊你!你这么多年读书读哪去了,你的礼义廉耻呢,你现在就是个白眼狼……”

    老赵头痛心疾首,老五一向被婆娘惯坏了,他以为他只是有一些任性但还是分的清是非,可是事到如今他眼里只有他自己,别人的好别人的付出在他眼里都是理所当然,随时可以放弃,随时可以牺牲,他眼里只有利益。

    “你这个自私自利的家伙,那是你哥哥,是从小把你养到大的亲哥哥,你看到他这样不仅不内疚还拼命掩盖你犯下的错……”老赵头一面哭着骂,一面抡起烟杆往赵五身上抽。赵五从小到大从没挨过打,疼得哭爹喊娘,可在场没有一个人去拉老赵头。包括夏氏也不敢上前去拉,她还是第一次见老头子疯魔成这样,一时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

    赵瑾从屋外带着柱子走进屋深吸了一口气,两人的眼睛都看出了哭过的痕迹:“我们四房要分家,这个家有他我们四房就不想待。”

    她坚定的声音在屋内落地有声,一时间赵五的哭喊声也停了,老赵头转头看向他们姐弟俩说不出严厉的话:“四丫,柱子,他毕竟是你们……”‘亲叔叔’这句话,最终还是没说出来,看着这样一张脸,老赵头说不出来,也没脸说。

    赵瑾说:“爷,以后五叔无论混的怎么样,不管是青云直上还是衣锦还乡都与我四房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希望我爹能尽快好起来,我们以后过的怎么样也不怨恨赵家。”老赵头都觉得说到这个份上了,也知道没啥回旋余地了,与其生活在一家活成仇人,不如早点分了各过各的,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事,兄弟碰上事情还是会出手相助。于是请了族长过来准备分家事宜,赵家一共十二亩地分成六份,赵家五兄弟加上老赵头跟夏氏养老的一份,每房分的两亩,房子就把现在四房住的分出去,其他的鸡鸭菜园的菜就公用的,今年吃完再各家养各家的,银子总共有十五两,去掉赵五要交束脩,每家分的二两银子。赵家也是穷,没有多大的争议,只是以后赵五跟赵小妹成家时各房还是要出一份力,凑齐赵小妹的聘礼。

    赵瑾对此次分家的财产没有意见,她也是知道赵家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她觉得能分出去就够了,这样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赚钱。她跟柱子两人兴奋的拿着分家的字据回了四房,刘氏知道了生了好大一通气,她觉得两个孩子想法太天真,不说他爹现在躺在床上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她可以绣些绣品去卖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赵瑾姐弟还是劝说她娘乐观点,他们只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