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9、 读经有一耐字诀

    原文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白话

    读经有一个诀窍,就是耐心,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天不通,明天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这就叫耐心。困于其中不得解时千万不要间断,熬过这个关卡,就可以有进益。继续读书仍会有困难的时候,再钻研发奋奥过气,自然会有亨通之时,学问精进之日。不只是写字,凡间万事都有极为困难的时刻,打通这困难关节,就能成为人中好汉,不比一般人。

    家训史话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

    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古训今鉴

    曾国藩家书中的这句话是告诉弟弟们,读经读史都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清代文学家法式善有诗说“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要像树木的成长一样,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欲速反而不达。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