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这是给你们体面

    春风袅袅,吹起枯落在琉璃瓦上的残叶。

    苏启独自一人站在城楼上,看着王城宫门前熙熙攘攘的人流。

    他们大多是达官显贵,早起来到宫城中议事。

    大朝会要举办三天,除了第一天苏启当众宣布许多改革策略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交给下面的官员商议细则,实际上就是扯皮。

    尚书令陈琅代表的苏启阵营与韩裘代表的贵族阵营扯皮。

    武力上他们拼不过苏启,但引经据典打嘴仗,他们就是强项了。

    不过好在苏启不怎么掺和,他只给了陈琅他们几个底线,底线之上,他可以随便做主,都可以谈,其余的坚决不让。

    扯皮已经扯了三天,一点要结束的意思都没有,苏启无奈,只能将大朝会的时间延长。

    但归根结底,苏启很愿意看见他们这样讨论,说明他们上心了。

    积极参与讨论,也表明他们已经接受了苏启的改革。

    不远的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已经渐渐升起,苏启遥望着蓟城,只觉得残破不堪。

    民房低矮,简陋而破落,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个人,面黄肌瘦。

    这可是首都啊,如此残破,燕国的贫弱,可见一斑。

    前几天,南方传来消息,楚王陈胜败亡,反秦联军士气低到冰点。

    章邯率领数十万秦军从函谷关一路杀到荥阳,又北上攻赵,连拔数城。

    好在项梁已经率军渡过长江,一路收拢楚国残兵,已经逐渐成为反秦联军第一人。

    听到消息的苏启大喜,知道机会来了。

    从前他不扩张地盘,虽然有因为燕国内部不稳,制度太落后,他必须改革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陈胜会失败身死,如果那时候自己太强大,可能会吸引章邯率领秦军主力前来剿灭。

    那这样就白白便宜了项梁他们。

    但现在不同,项梁已经渡过长江,一路上发展壮大,聚集了十几万人。

    本来要北上攻齐攻赵攻燕的章邯也已经转回去对付项梁。

    这样燕国就没有了掣肘,可以向外扩张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刘邦也是趁着秦军主力在对付项羽的时候,才偷了秦国老家,率先入关,得到了大义的名分。

    刘邦能这么做,苏启为什么不可以

    “这两天解决了国内的事,就可以想着往南方发展了。”苏启站在城楼上,自言自语道。

    少倾,胡平带着何威与陈骞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兵制改革之后,只有一只军队既不归兵部管,也不归督军府管,那就是镇守王城的禁军,名义上只归燕王辖制。

    但懂的人都懂,燕王辖制就是苏启辖制。

    事实上,这支禁军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克隆人,并且都身居管理高位,牢牢将统帅权抓在手中。

    而作为苏启极少数的亲信,胡平自然担任了禁军统领。

    “丞相。”何威与陈骞两人都战战兢兢。

    自从苏启平安回到蓟城,这两人简直寝食不安。

    虽然苏启一直没找过他们麻烦,他们也知道,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

    比惩罚更加痛苦的就是等待惩罚,特别是还不知道是什么惩罚的时候。

    今天终于来找他们了,两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不要在煎熬我了!

    “知道我为什么找你们吗?”苏启不温不火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