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乡间散步

    长长的伸个懒腰,关上电脑,换身运动服,童乐乐走出了家门,在乡间小道开始今日份散步。

    “一个人要让自己快乐其实是一件不难的事,你只要给自己一个较长时间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去接近它,实现它。结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非常的单纯和满足……”。

    耳边飘过这一段文字的时候,童乐乐有点发愣,难以想象这样的话竟然出现在《激荡三十年》这本经济类图书里。

    自研究生期间通过秋招进入国内知名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后,她一直从事股票ipo和再融资相关的投行业务承做工作,无休止的与excel、word、pdf以及企业员工做斗争,虽然待遇确实如外界所传的不错,虽然企业上市敲钟时成就感真的满满,虽然对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也确实让人受用,虽然……那么多的虽然,架不住装13多了真的心累,所以便有了离职,以及随后的回乡下老家潇洒。

    说是回家潇洒,童乐乐也并未每天抱着手机无所事事,毕竟多年来严于律己成习惯,回来之后也少不了每天看新闻、看财报、看股票、看基金,保持自己对时事的敏感度。

    几年的工作让她对半导体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几经挑选,终是选中了一支,ab半导,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留足了半年的开支后,账上余下的现金就都投入了这支股票,再加上工作期间买的基金,也算是小有资产,足够自己浪个一年半载的再回去工作了。

    想到此,童乐乐感到由衷的开心,将手机播放的音频由经济类改为散文类,至于为啥不听歌,实在是因为自己太过五音不全,比普通的唱歌跑调还要过分的是,她连歌的情绪都听不出来,听歌带来的愉悦感还不如听经济学这类严肃读物多,t_t,明明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唱歌、听歌的,不知道自己为啥一点都没有遗传到父母的音乐细胞。

    十几年没有回老家,村里已经变得不太认得出了,印象中的老年人大多离世,而曾经的小伙伴们大多结婚生子定居在城市里,中年人也多随之去城市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去了,几十户人家如今剩下的不过几户,难掩萧瑟。

    想想自己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年上高中时,一家人搬去了城里,工厂里虽也辛苦,终究强过地里刨食。如今自己能够回到老家,还是前两年村里响应美丽乡村建设,询问村民的需求,沿路盖起来一溜新房,自家父母在自己的撒娇卖萌和亲戚们的支持下,想着日后回乡也有个落脚点,权当度假房了,这才松口同意自家也盖一栋,费用几家亲戚也承担些,装修自然没有按照农村里一贯的水泥地+水泥墙+旧家具,还是整得比较精致的。

    倒是没有想到,此后,亲戚们隔三差五的来过个周末,享受一把田园生活,倒是一致称赞起盖新房这个决定来,小院也收拾的有模有样。

    如此一来,倒也方便了童乐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细细打量眼前的村落,水田里长起了及人高的野草,菜园子里种起了白杨树,远处开垦成田地的小山如今重归荒地,怎一片荒凉景象!

    只除了桃子,村里大片的土地种上了桃树,如今刚过罢清明,树上隐隐能看到小桃子,还很青涩,唤起了童乐乐对桃子毛划过手和舌头以及嗓子的难受劲的记忆,她不由抖了抖。

    晃悠许久,终于在一片桃树地里看到人影,走进看时,发现是隔壁邻居王大妈,童乐乐问候道:“大妈,好些年没见了,你还在村里呀,这是在干什么?”

    王大妈这才发现童乐乐,招呼道:“是乐乐呀,咋从大城市回来了?不在大城市工作了吗?啥时候回来的?在家住多久?你爸妈回来没?”

    呃,好吧,不仅没有收到回复,还收到了一大堆问题,童乐乐……还是乖乖回答:“刚回来,回来歇歇,我爸妈没回来,他们周末回来,呆多久还没定,这边比城里空气好。”

    王大妈听到回复,乐呵呵的:“那可不是,现在城市里那么多大工厂,我们这乡下空气质量还好点。听你爸妈说,你女娃儿现在出息了啊,还给家里出钱建房!”

    听到王大妈的话,童乐乐笑了笑,说:“都是给别人打工的,啥出息不出息的!”看到王大妈拿着小刀割桃树上亮晶晶的桃胶,又问了遍,“大妈,你这是在干嘛?”

    “割桃胶。”

    这干脆利落的答复!童乐乐噎了噎,心道,我看出来了啊,原来在村里也得注意表达方式,说起来还是自己没问清楚,“割这桃胶干嘛?免得桃树生病?”

    “哈哈,你这女娃儿,说啥呢,早些年谁割桃胶啊,现在街上有人收这个,说是可以美容养颜,大城市里人拿这个当作保健品呢!”

    还可以这样!童乐乐不禁有些意动,王大妈这采的可是原生态的呀,不加任何添加剂,啊啊啊,想要。

    许是看出童乐乐的表情,王大妈爽快的说:“娃儿,你喝这个吗?回头从大妈这里拿点回去。”

    童乐乐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农民不容易,自己不好占这便宜,可又是真心想要,最后还是没忍住嘴馋,说:“大妈,我也不跟你客气,我确实想要,不过白拿肯定不行,我按照市价付钱吧,你要是不收那我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