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前言

    几场秋雨过后,百花凋谢,万木枯黄,天地肃杀。陈国也在这场秋雨中失去了国之脊梁。

    举国皆悲,都城尉京沉浸在一片哀乐之中,入目皆是缟素。

    卜青玉将马车停在城门口,抬头望着城楼上挂起的条条巨大丧幡,从城楼直垂地面。

    守城的城门卫身着丧服,面容哀戚。进出城的百姓扎着孝布,垂头耷耳,愁容满面,眼眶通红。即便是总角孩童,也趴在父亲肩头苦着一张脸,没有一点笑容。

    卜青玉深深叹息一声,赶着马车进城。

    城门卫将她拦下来,把两块孝布分别系在马头、马车上,又递给她一块孝布,看着她扎在腰上才放行。

    皇帝驾崩也没听说这么严苛,往来客商都必须戴孝的。还要求举国哀悼,全城披麻戴孝一个月。

    这得多受国君恩宠,百姓爱戴!

    马车穿过宽阔的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挂着白灯笼,扯着丧幡,伙计客人没一个展颜的。若不是头顶太阳,卜青玉要认为自己来到阴曹地府了。

    是不是太夸张了?

    来京路上,听到许多关于这位慕相国的传闻事迹。文韬武略,出将入相,陈国四朝元老,受四代国君尊敬,配享太庙,誉满天下,门生弟子无数,但是丧事不至于压过历代国君。

    百姓是真心哀悼,还是慑于皇权禁令?

    卜青玉赶着马车不紧不慢地朝相国府去,远远就听到哀乐和哭声,府前大街上前来拜祭之人络绎不绝,有皇亲国戚,也有平头百姓。

    卜青玉着实被震撼到了。

    马车驶不进去,停在了街口路边,她下车走过去。

    相国府门前的年轻人未问来者身份,直接领着她前去灵堂。

    灵堂内外一片素白孝衣之人,哭声一浪高过一浪。

    卜青玉准备步入灵堂,年轻人伸手拦下她,礼貌恭谨道:“姑娘且在这里吊唁吧!”

    灵堂内外自是亲疏之别。

    卜青玉从手上取下一枚戒指递给年轻人:“拿给你家老太爷老夫人,说是故人前来。”

    年轻人好奇地打量卜青玉,只身一人,并无长辈在侧,满心狐疑,二八年纪竟称是老太爷老夫人的故人?

    戒指上的翡翠艳绿夺目,质地细腻均匀,是上等的好东西,镶嵌翡翠的金边做工极其精巧,祥云纹路奇特。

    年轻人瞧清楚后,当即大惊,小心接过戒指,忙命人请卜青玉到一旁厅中歇坐,拿着戒指就跑进灵堂里。

    卜青玉刚在茶厅坐下,年轻人就领着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过来,一瞧见卜青玉的容貌,面惊失色。

    老太爷尚能够自持,老夫人已经湿了眼眶,在晚辈搀扶下蹒跚走到跟前来,将卜青玉上下仔细瞧了瞧。幼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是府中画像却时常看到,简直一模一样。

    “您当真是……青玉姑姑?”老夫人不敢置信,六十年过去了,面前人还是少女容颜。

    卜青玉点点头,笑了下道:“我离家的时候,媛儿你尚且是个小女孩儿,如今却将入古稀。”

    一声媛儿,让老夫人确信面前之人是六十年前逃婚出走的小姑姑,媛儿这个名字已经几十年没人喊了,知道她这乳名的人,早已埋骨黄泉多年。

    “姑姑真的成了神仙。”老夫人喜极而泣,激动地站不稳脚,晚辈搀扶她到一旁坐下,轻声安慰。

    老太爷也感慨:“叔父常说卜家姑姑去做神仙了,晚辈们都认为叔父是思念卜家姑姑过甚自我开解安慰,原来竟是真的,只是……”

    老太爷一声长叹,朝厅外望去,灵堂就设在不远处,前来吊唁拜祭之人不绝。

    终是晚来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