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十里红妆、举国欢庆、盛荣出嫁

    夜幕降临、十里长街、灯火通明、六街三市、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此时街上的小摊主们挂起了各式不一灯笼、碰巧皇上那边又接连点上三千明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放眼望去整个皇城灯火阑珊、这可真是所谓的明灯三千不至于此。

    更是从远处时不时传出鼓乐齐鸣的声响胜为这个繁华的街道增添了色彩、街上的小娃娃结伴同行叽叽喳喳的玩闹。

    而大人们则在旁边聊着些市井流言、边聊边提醒娃娃们小心一点、别磕到了、别走丢

    许多达官贵人一同游街、坐着马车摇摇拽拽、女卷羞涩的拉开帷幕偷偷望一眼外面热闹的风景。

    当然男子大多步行、女子嘛、家里家风严厉的便只能坐在马车里偷偷望几眼罢了。

    不过达官贵人大多都是前往樊楼、那里有皇城除了皇官之外最高的亭台、在台上到也可以瞧个清楚。

    所以马车自然马不停蹄的往樊楼那边去、生怕晚了这些热闹就都跑了、马夫一边赶马、一边喊开行人:

    “让让、挡在某某府的马车前你是不要命了吗?”

    “让开、让开、我家小姐要去樊楼、你挡在前面干嘛?小心我抽你”

    诸如此类的看着好不快活、行人自然避开他们、生怕惹上一身腥。

    你若再往前走俩步就可以看见那些街头卖艺的人、哪里更是热闹、时不时就是胸口碎大石、口中喷火、大变活人、围观的百姓一阵越过一阵的呼喊声、那收钱的竟然是个小娃娃在哪里软弱弱的喊:

    “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真是可爱极了!不一会儿手中的盆子装满了铜钱。

    街上热闹的热闹、该卖东西的卖东西、人们接踵而至。热热闹闹的。

    连淮溪那边竟也开始放起了花灯、溪上的花灯一盏比一盏明亮、照得整个淮溪灯火辉煌、若在上面行舟怕是被这花灯耀得睁不开眼、堵得行不开舟、可真是好看极了。

    倘若此时你身在其中皆不惊叹繁华市井、心中感慨许是什么日子竟这般热闹?连明灯都点上了?哦、花灯也放了!

    若是平常的日子这般会不会太过于奢侈了、一位外来的小官人疑惑的向店家问道:“今是何日?”

    听到的人异口同声的回他到:“今是盛荣郡主的婚宴呢!”

    为何这位郡主的排场这样大?居然还放出了明灯与花灯?

    这可是经费在燃烧的玩意、可是要知道这明灯制作起来并不简单、花费的金钱和精力可不少。

    起初这个小官人还以为郡主是不是二婚、毕竟在及笄之年就是郡主的可是很少或许根本就没有总之在近几年从未听过有、那也不是完全没有就是不知道要追随到哪个年代的时候去了

    “哈哈哈哈,小倌人,你是外来的吧,你有所不知呢,我们这位盛荣郡主年芳十六了塞,可不是二婚的咧,你可莫要想差了塞”

    许被撞破了想法小官人的脸也红了起来。“哈哈哈、没有的、那为何这位郡主年芳十六就是郡主了?可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个店家也是个热情的大娘刚想开口介绍的时候旁边的人打趣到:“王家娘子、你可莫要乱来啦、让别人见了笑话、笑我们皇城人莫有规矩,”

    另一个也接上话说:“小倌人、这个王娘子,可是把盛荣当成菩萨一样的供着滴、哈哈哈哈、她

    可是见了那个外地人都要见一遍盛荣的事情的塞”

    王家娘子听了也不恼笑嘻嘻的说;“你们这俩个婆娘真的是乱讲,你们不也是喜欢的紧嘛?还笑我?”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扯来扯去、小官人终于是弄清楚了这个盛荣是怎么回事。

    说来这个盛荣郡主诞生之日天降祥瑞、当年箫芜国的燕州之地正闹灾荒、人心惶惶、百姓流离失所、不知是不是盛荣诞生的原因总之就是在诞生的同一刻、忽覆大雨。

    让原本已经被朝廷当作废棋的一块地方得到了救命稻草、百姓欢呼不已、不仅如此千年难得一遇见什么传说中的百花凤凰、彩色玄鸟盘旋宫顶七天七夜、等等之类的。

    其实那个三个大娘说得极尽离谱、且拎出这几个可信度高的。

    其他的是这样的比如谁在当天原本难产结果顺产的某某人是占了盛荣的福气。。。诸如此类的不听也罢。

    总之就是这个郡主出生之日带来了很多祥瑞不仅如此是接下来的箫芜国都是风调雨顺、所以当时皇上龙颜大悦、当即就下诏封了郡主还追加了封地、还有什么黄金多少多少、哎呀对于当时来说一个小屁孩也不知道赐这些有什么用、所以还不如这个封号来得实际一点。其实也不然当时文武百官劝的劝、说的说、哪里有一个刚刚出生就赐封号还是郡主的?但是箫武国的皇帝与众不同、撒泼打滚、文武百官也没有办法了。。。。

    听到此处的小官人说;“那此女只应天上才有吧?此等福瑞、此等洪泽、小人可望而不可及啊”

    是的这个小官人已经是被大娘三言两语给带偏了,起初大家也觉得不过市井流言未见其人闻其事情是一件非常难以摸透的事情

    但是这个疑惑于今日的游街给打破了、且别的不说抛去那些繁琐的衣物与发饰、单从容颜上说、今儿个大伙儿瞧得可真真切切、那轿子上的女子可当真是配得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眉如秋水、玉肌伴春风”

    那些耀眼的服饰与头上凤冠当真是在压低了盛荣的颜值、她的美貌是那种淡淡的美、如淮竹一般清淡的、但是她的眉间却又带着几分英气在身上正是这份英气让她与那些繁琐的发饰相互而成。

    至于为什么能够瞧见是因为箫芜国的人认为在大婚之日得到越多的人祝福、接下来的日子会过得越好、平常女子出嫁皆是如此、与女子来说也算是第一次抛头露面了、象征着此女子以为夫人的好消息告知天下。

    且盛荣是郡主怎么可能比旁人差呢?皇帝如此疼爱她、巴不得摘下月亮送给她又怎么会舍得让女儿低人一等或者平等?所以、这才安排了游街、盛荣是个自带祥瑞的人游街、在皇城那个百姓不想去沾沾福气?连那种生孩子都能是她的功劳的流言都出来了、何况游街这种事情岂不能让百姓更加欢喜?这种双赢的事情不干白不干。

    这才有了后面游街这一说、但是这个撵轿也不是那种完全暴露出来的、在左右俩旁会有专门的人扶着俩片幔帐、看的人也是云里雾里看的也是一会清一会儿糊、但是这点东西也够大家传得了。

    “那这个郡主如此厉害、她所嫁又是何人呢?”小官人又发问了

    “哈哈哈哈、你这个人看着小、求知心还挺大的?”在旁边一起听的男子打趣到

    “你你你,你不也听得很高兴嘛?”这个小官人一时之间觉得这个人肯定把他想成了市井长妇。

    男子挑了眉头没有理他、那王家大娘也打圆场、继续说起了这个驸马的故事

    这位驸马在箫芜国可是两极分化的、他原是北武国送来的质子、但是不幸的是在送达之后的不久北武国被灭了、几乎可以说是一夜消失的、被何人灭?为何灭?无人知道原本生活在哪里的百姓、皇家人全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座烈火焚烧的城。

    消息传到箫芜国的时候、北武国已经只有一推灰烬了,当时的皇帝不知为何、对外宣称是可怜此子、毕竟当时他只有五岁、当时的文武百官极力反对、但是皇帝一意孤行、力排众议论、将他留下。

    而多年后事实告诉箫芜国的人、皇帝是救下了一位天才、他为箫芜国保边疆、夺领地、守燕州、功绩累累、也不要什么赏赐自己领命永远驻守边关、此生如此。

    后来他的由于他的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官家死活要给他赐一个将军的封号给他、不然他真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工具的人了。

    至于为什么他可以带兵打仗?他可是其他国家送来的人、他凭什么?起初多少人反对弹劾他?数也数不清,皇帝都是对此视之不见,后来他的威名、他的战绩、让原本在意的人抛掷脑后、哪里会有人抗拒一个不求回报的工具人?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人深究了、主要是流传的说法不一、没有一个可相信的。

    所以对于常年遭受侵犯掠夺的边疆百姓来说、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他可是边关战士、为他们保家卫国的人,怎么能不爱?

    但是皇城的人自然不会这样想、遭受苦难的不是他们、自然不会感同身受、你既然是质子、又是我国的皇帝开恩留你一命、你就该为我们卖命效力、再说堂堂箫芜国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武官、你若倒下、自然会有人替上去、你不过就是可有可无的人。

    皇城的人权衡利弊惯了、会自动过滤掉你的付出、只是因为你不是堂正的箫芜国人。

    那为什么他既然如此又为何可以求娶到盛荣?关于这个的说法就更多了、且听一个极为多人信服的。

    当年盛荣不知道为什么逃出了皇宫、跑到燕州那边去了、本来皇上秘密满下了这件事情、可坏就坏在即将要到燕州的时候、要翻过一座山、可是当时那里闹土匪闹得很凶、盛荣又在这个风口上就被抓了、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就知道了、问道那是何人管辖、正是驸马。当即下诏救出郡主、缴了这个土匪窝。

    据说当时盛荣是险失清白、驸马从天而降救下了盛荣出来的时候是被抱在怀里、衣衫不整上面盖着驸马的外衣。从此一见倾心、男才女貌、皇城因为盛荣的滤镜对他多了几分好感终于不再是开口闭口就是质子的了。

    当时的流言四起、什么版本的有、加上驸马军功在身、皇帝想来想去觉得也不会委屈了盛荣就去问她、盛荣并未拒绝也没有应予含糊不清的、这个婚事就定下来、将驸马召回皇城与郡主成婚。当然了流言嘛、十真里掺九假、至于究竟是为什么只有她二人得知罢了。

    如此、皆为所有来龙去脉、小官人听完后,说不上震惊就是有点感触的说了一句;“那这个驸马可当真是厉害啊!”

    那个男子笑道:“何来厉害?附庸之人、为他国卖命、可笑之极”

    不过说得有点小声加上热闹声大并未有人听到。

    故事听完了、大家也就散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不过今天的郡主游街可是流芳了很久呢、百姓给取了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