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六回 上 刘鼎返京陷牢狱 二

    刘鼎惊讶道:“此话怎讲?大师,刘鼎不愿逃避。”住持笑道:“我非让你六根清净,了却尘缘。方以智施主时好与老衲讲学佛理,是有慧根的人。他说曾数次请刘施主来寺里,你都不肯。老衲怎会强求你呢。但你是清廷要犯,又是一个俗人,在寺里多有不便,还是剃度为好。”

    刘鼎躬身道:“大师若肯收留,刘鼎感激涕零。但刘鼎之发,受之父母。父母虽逝,不敢妄剃,还望大师见谅。”

    住持道:“也罢。就随施主的意思。老衲敬重施主是个有气血的大丈夫,所以不顾禁令相留。施主须记,平时不可出寺门。至于施主妻子,自有小徒们出去打听。”

    刘鼎允诺,再谢。

    话说刘鼎遂留在普惠寺内,白日里独自儿舞剑,或与众和尚天南海北论一番,没几日和尚们都服他。夜里,心中静不下来,于是常坐起,也学着打一番坐的。

    如此过了十来天,出去的和尚都说无苏氏的消息。刘鼎愈发着急,这日向住持道:“大师,刘鼎闷在寺中多日,想出去走走透透气。还请准予。”

    住持道:“只是透透气吗?”刘鼎合掌道:“其实是有一个堂弟,上次偶见不及细谈,今天想去看看他。”住持道:“也好。天黑前刘施主务必回来。还要小心慎重。”

    刘鼎答应,也不带他物,戴了顶草帽出庙门来。欲寻苏朝圣,却不知他居所的确切所在。乃信步走入北京街市,已不知再往何处去。欲前往济而哈朗王府,还是止住了。

    踌躇一阵子,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是谁?原来是前明兵科给事中龚鼎孳。龚鼎孳即是先前和刘鼎、张家玉、方以智诸人称兄道弟的那位复社同人,刘鼎心中却不甚看起他,常笑呼其龚大嘴。

    此时龚鼎孳已降清,受任吏科给事中。刘鼎对自己道:“你且去大嘴处,他虽是清臣,但念着昔日的情谊,还不致翻脸无情。或许他知道珍珍和孩子的安危也不定。”

    打定主意,即问寻到龚府上。内里仆人相问,只说是故友。待了一会,里面请入。刘鼎观那布置摆设,悉如从前。物是人是,只心境不同。

    进入厅堂,不见龚鼎孳,一个明丽的妇人笑着看他。

    刘鼎施礼道:“嫂子,刘鼎见过。”妇人道:“我说是哪个故友,原来是刘叔叔。眉生这厢有礼了。”刘鼎道:“嫂子为何不吃惊呢?刘鼎已不是昔日的刘鼎。”

    书中暗表,龚鼎孳的正妻董氏,与龚感情不睦,尤反感龚鼎孳降清,一直留居庐州老家。龚的此位小妾却是响当当知名,秦淮诸艳中的顾眉生是也。

    话说秦淮河畔名妓云集,南曲众佳丽多与才子们缠绵悱恻,演出佳话逸闻来的。

    这顾眉生号“南曲第一”,这个南曲不同前边的南曲,前一个指的卖艺不卖身,习文善乐的青楼曲院,这一个单说音曲。她又与数个名士有过情事,还使一个恋她的文士因她跟了龚鼎孳而投水自尽了。留在南京、苏州一带的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与她都以姐妹相称,自她来了北京跟了龚鼎孳,已是长久不相见了。

    却说顾眉生轻描淡写道:“叔叔为何敢来呢?我夫君已不是昔日的龚孝升了。”

    刘鼎也笑道:“嫂嫂异于寻常妇人,由此可见。不知孝升兄此时可在府中?”顾眉生道:“他去洪学士府上,尚未归来。你坐下歇息,奴吩咐下人多做几样菜来,在这吃餐饭。”随即走入内室。

    刘鼎站了一会,不见她出来。心中疑虑,遂悄悄走出正厅,觅入后室。在那疱房外,只听得顾眉生道:“你们好生做几样美味。来的客人非寻常人可比,不可怠慢。”里面人回应道:“主母放心,小的怎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