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2章 第 42 章

    第四十三章

    外面的说话声继续。

    “殿内这么多人,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这筐橙子到底是想给哪家姑娘”

    “还能有哪家,东宫的太子妃年前就已经看好了,是苏家那位, 皇后娘娘寿辰亲自拉过去问了话,除夕夜苏家更是得了一道赏菜”

    “我看倒是未必,要真定了苏家, 今儿皇后娘娘和太子也不至于再来御花园选人”

    “可不是,要说问话, 今日董家姑娘、王家姑娘, 张姑娘不都被皇后娘娘叫上前去单独面见过。”

    “我就说呢,太子妃之位须得德貌双全,先前还曾怀疑,她到底是哪点被瞧上”

    一旁的云姑娘,轻飘飘的接过了话,“大抵是上辈子积了德”

    说话时,苏姑娘人已经跟前。

    云姑娘的目光没有半点躲闪,诚然她这话,就是故意说给苏姑娘听的。

    苏姑娘倒是没有吭声。

    这些年, 家里的几位嫡出姐姐侮辱她的那些话,可比云姑娘的难听多了, 苏姑娘已经习惯了。

    苏姑娘也没去看云姑娘,垂着头走到了嬷嬷跟前,将适才借来的一把伞还给了嬷嬷, “多谢嬷嬷。”

    适才几个姑娘说的话,管事嬷嬷都听进了耳里。

    这云姑娘性子跋扈, 头上又有贵妃娘娘撑着, 平日里管事嬷嬷也奈她不何。

    这会子倒是恼上了。

    先且不说苏姑娘是不是当真能成为太子妃, 就眼下这般当着她的面公然滋事,管事嬷嬷一时也没了好脸色,厉色道,“姑娘们都回去吧,可别在贵人跟前,丢了自个儿的仪态。”

    云姑娘一声冷嗤,扭着腰肢便回了头。

    几个姑娘走远了,管事嬷嬷才从苏姑娘手里接过油纸伞,见那油纸伞是干的,便笑着问了一声,“苏姑娘没出去呢?”

    秀女们虽被关在了逢春殿,但逢春殿对面有一处好小庭院,里头设有水池子,种了不好花花草草,皇后娘娘这回一并划给了秀女。

    说是闲时可以供秀女过去玩乐。

    适才苏姑娘本打算过去走走,撞见了唐姑娘,便也没再过去。

    苏姑娘小声地道,“这天阴晴不定的,雨势一阵大一阵小的,我还是呆着妥当。”

    “正好,苏姑娘过来了,我也懒得跑一趟。”管事嬷嬷回头便从筐只里捡了几个血橙递到了她手上,“这是太子殿下适才送过来的,让姑娘们尝尝鲜,每人都有份儿,姑娘拿回去吧。”

    苏姑娘一愣,看了一眼那黄灿灿的血橙,脑子里又闪过了那个荷包,笑着伸手接过,“多谢嬷嬷。”

    “谢我干甚,要谢就谢太子殿下。”

    “多谢太子殿下。”苏姑娘细声说了一句,似是害了臊,埋着头转了脚尖。

    往前走了两步,苏姑娘突地又回头同嬷嬷道,“嬷嬷可备了唐姑娘的,恰好我路过,给她带回去。”

    明公公适才已经发了话了,这逢春殿里每个姑娘都有,唐姑娘自然也有。

    管事嬷嬷一笑,又多给了她一份,“那就有劳苏姑娘了。”

    落雨天,那雨滴声“莎莎”地落在地上,尤其催眠,唐韵歪在榻上身上搭着被褥,瞧了一阵书,正有些昏昏欲睡,便听到了敲门声。

    唐韵下床披了一件披风,来开了门。

    苏姑娘笑着将几个橙子递到了她跟前,“适才太子殿下送来的,说是给咱们尝尝鲜,唐姑娘的那份,我带了过来。”

    适才明公公立在院子里,那嗓门儿估摸着就是对着她这屋里说的,唐韵怎能不知。

    这橙子她今儿要不接,交不了差。

    唐韵只将门扇开了一条小缝,伸手从苏姑娘手里接过,“多谢苏姑娘。”

    苏姑娘一笑。

    唐韵正打算关门,苏姑娘及时地唤住了她,“唐姑娘,院子里的姑娘们说,明日大伙儿结伴去对面的庭园子游玩,唐姑娘可要去”

    “不了,你们去吧。”唐韵想也没想,笑着拒绝了。

    她又不选秀,参合这些干甚。

    见苏姑娘走了,唐韵才关上了门,将手里的几个血橙往木几上一搁,脱下披风,又挪去了床上。

    如今她整个就是一闲人。

    她唯一要努力的,便是了无痕迹地让太子对她失望,生厌,放她出宫。

    还有这一屋子的东西,实在是碍事。

    苏家姑娘已经来了好几回了。

    明公公送完橙子回来,太子已从几个托盘里,挑了不少首饰,见明公公进来,抬头问了一声,“给了?”

    “奴才交代管事嬷嬷,每个姑娘一份,已经给了唐姑娘。”

    太子从木几上起身,将手里的托盘递了过去,“包好,待会儿让阮嬷嬷送过去,本就是她的人,往后不用在扣在东宫,还给她,母后要问起来,就说孤赏给她的。”

    明公公:

    终于要见光了。

    这些日子,底下人的一条腿都快跑断了。

    下钥前,阮嬷嬷才到的逢春殿。

    用的又是五殿下的名头,逢春殿内的秀女们身边都跟了丫鬟,多的两三个,少的也有一个,唯独唐韵如今屋里没个伺候的人。

    五公主赏赐给她一个嬷嬷,也是情理之中。

    管事嬷嬷从她手里接过信函,看完便将人放了进去,心头倒也有些赞同那云姑娘说的话。

    运气好,救对了人,一步便能登天。

    适才唐韵拿了橙子后,倒头便睡了一觉,阮嬷嬷过来,她正精神着,趴在木几上,画起了路线图。

    阮嬷嬷瞧也瞧不懂,将手里的一封信笺,高兴地交给了她,“殿下送给姑娘的。”

    唐韵接过展开。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相思诗。

    这样的诗词,唐韵并没觉得有多稀罕,她每日一封信笺,从不间断,就差将祖宗先人的名师名句,全抄了一遍。

    稀罕的是,这东西是太子写的。

    若换做往日她会受宠若惊,如今只觉得担惊受怕。

    她不能再钓着他了。

    唐韵将那信笺放进了火盆,火苗子一瞬燃了起来。

    阮嬷嬷又将手里的包袱递给了她,“里头是些簪子和首饰,都是太子殿下让奴婢带给姑娘的,说往后奴婢不用再去东宫,就跟在姑娘身边伺候。”

    阮嬷嬷忍不住一脸的高兴。

    进宫这么久,她四处打杂,总算是回到了姑娘身边。

    唐韵的心头却突地“咯噔”一跳。

    他是何意。

    阮嬷嬷一旦被皇后认出来,必定会去过问太子,太子顺势同皇后娘娘提一句,纳她为良娣,她这辈子可就再也出不了宫。

    唐韵有些慌。

    今儿先是当着众人的面送她橙子,如今又将阮嬷嬷还给她,还明目张胆地给她提了这么多金银首饰,他明摆着就是破罐子破摔。

    没想再瞒着了。

    往日唐韵巴不得他上钩,如今终于得到了报应,倒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眼下这段日子,嬷嬷恐怕不能留在这儿。”东宫,这宫里,都呆不得了,总会有人察觉出问题。

    她得出去。

    阮嬷嬷见她神色认真,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姑娘是有什么打算?”

    唐韵也没再瞒着阮嬷嬷,“太子今儿找上了我,要封我为东宫良娣。”

    阮嬷嬷脸色一变,哑声问道,“不是太子妃”

    当初姑娘知道自己的名字被添在了名册上后,还曾高兴地同她说过,往后会好好地同太子过日子,当好东宫的太子妃。

    如今,竟给了个良娣。

    姑娘岂不是空欢喜了一场。

    阮嬷嬷心疼地看向她,原本想安慰两句,却见唐韵的脸上却没有半点悲伤,平静地同她道,“东宫选秀的名册,太子拿给我瞧了,没有我的名字,不出意外,我的名字应该在景阳殿和华清殿,太子如今怕是正在想着法子,怎么将我和他的关系挑到明面上,他这时候让嬷嬷过来,便是打好了算盘,等着太皇后娘娘去质问他,借此将我接到东宫,永世为妾”

    阮嬷嬷脸色都白了。

    唐韵抬头看向阮嬷嬷,突地问,“嬷嬷知道当初我为何,没有跟着顾景渊走吗。”

    阮嬷嬷愣了愣。

    唐韵轻声道,“因为我答应过母亲,这辈子要堂堂正正的做人,不能为人妾,更不能做人外室。”

    阮嬷嬷鼻头一酸,便也明白了。

    当年的吴氏可不就是个外室,明面上先夫人是因姑娘的身份被逼死,可实际上是先夫人心死了,自个儿不想活了。

    唐文轩养外室也就罢了,那私生子竟然只比姑娘小一岁。

    一想到唐文轩搂着先夫人,一口一句甜言蜜语地哄着,转过身就同旁的女人搞在了一起,别说是先夫人,她都觉得恶心。

    先夫人落得这般下场,成了姑娘心头的一个结,一道刺,又怎可能去当人外室,做人妾。

    阮嬷嬷红了眼圈,突地道,“姑娘,咱们走吧。”

    出宫离开这儿。

    宁家如今已经安稳了下来,姑娘也没必要再继续呆下去,等出去后,他们去个远点的地方,凭姑娘的姿色,找个如意郎君,不成问题。

    “是得走了。”唐韵起身,目光看着屋子里的那几口箱子,神色冷静地道,“嬷嬷今儿收拾收拾,明日就走。”

    这些东西,她不能再留。

    苏姑娘已经过来了好几次,想要进她的屋子,今日送橙子过来时,目光明显在往她屋里瞟。

    再这般下去,迟早得曝光。

    过两日便是母亲的忌日,明日她去找五殿下给嬷嬷打个掩护,正好可以将这些东西带走。

    唐韵一刻都不敢耽搁,赶紧同阮嬷嬷,将最近几个月明公公送来的木匣子全都搬出,连同今日包袱里装着的几样珠宝,齐齐翻了出来。

    一面收拾,唐韵一面吩咐阮嬷嬷,“东西拿出去后,嬷嬷全部换成粮食,在街头搭个棚子,每日去施米,施完为止。”

    这宫里的东西,说到底也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得来的,如今还回去,算是物归原主。

    可到底是算计惯了,唐韵脑子一转,又添了一句,“以宁家的名义吧。”宁家的铺子如今虽安宁了,生意终究是受了影响。

    搭棚施粥,一能为宁家带去生意,二能打出名气,为将来外祖父回金陵做好铺垫。

    阮嬷嬷一愣,“姑娘不走?”

    “暂时我还走不了,嬷嬷先出去等我。”宁家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今日这一步,她断不会蠢到在这时候去得罪太子,毁了这一切。

    她还得继续与他周旋一阵子。

    阮嬷嬷急着道,“奴婢怎放心得下姑娘”

    “嬷嬷放心,我在宫里还有五殿下呢,出去之后,嬷嬷还得为我办几件事,嬷嬷先抽些钱财出来,去蜀地买个小院子,咱以后就去那,看大舅舅凿盐。”

    阮嬷嬷心头一酸,到底是点了头,“好。”

    唐韵继续道,“还有一事,嬷嬷让表哥帮忙给西域的二舅舅送个信,让他寻几本西域的游记带回来。”

    五殿下对她的恩情,她无以回报。

    想着五殿下为了那本缺失了几页的西域游记,整日愁眉苦脸的,出宫之前,她给她找来,也算是给她的一份辞别之礼。

    阮嬷嬷点头,“好,奴婢都记得。”

    唐韵说完,两人继续收拾着屋里的东西,易碎的玉器珠宝,装在原来的木匣子里没动,旁的金簪银珠,都一股脑儿地倒进了包袱。

    收拾完,余了一地的空匣子。

    匣子也不能留。

    唐韵转头看了一眼屋里的火盆,斟酌一二,最终还是丢了进去。

    翌日又是一个阴雨天。

    秀女们第三回复选的日子,只得拖后。

    唐韵同管事嬷嬷打了一声招呼,一早便去了五公主的觅乐殿。

    秋扬一看到唐韵,便如同见到了救星,着急地道,“唐姑娘进去可得好好劝劝殿下,这西域之地,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嫡出去公主去和亲。”

    唐韵一愣。

    什么西域和亲。

    秋扬便将昨儿五公主主动同皇上要求和亲的消息告诉了她,“上回殿下说起,奴婢还以为她只是玩笑,谁知今儿皇上和皇后都要替她议亲了,公主竟当着所有人的面,请愿去西域和亲,说什么大周人得讲诚信,人家要的是公主,她如假包换,旁的都是假的。”

    皇后险些没晕过去。

    今儿没有选秀,落雨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五公主,五公主突然要去和亲,皇后哪里还有心思选秀。

    唐韵也没料到,神色一紧,问秋扬,“皇上和皇后娘娘怎么说的?”

    “陛下自然是没答应,说此事日后再议,可五殿下铁了心地坚持要去,这不,昨日一回来,便被皇后娘娘关在了屋子里,所有的游记也一并被缴了个干净。”

    秋扬领着唐韵过去,果然房门是关着的,屋外守着两位宫女,也是生面孔。

    唐韵推开门,人刚一进去,门扇便被门外的两位宫女合上。

    五公主正坐在蒲团上剥着橙子,抬头见是唐韵,眼睛一亮,“韵姐姐可算来了,昨儿怎么样,皇兄怎么说的,许了位份了?”

    唐韵看着五公主这般,心头突地一酸,倒没说自个儿的事,走过去先认认真真地问道,“殿下,怎想着要去西域。”

    五公主神色一躲,“本宫就是想去西域看看。”

    唐韵的神色难得有些着急,“五殿下若真想要去西域看看,大可不必以和亲的名义,殿下想去看看,往后定会有机会”

    她那样善良的姑娘,心思单纯,爱憎分明,若是有朝一日背井离乡,她怎么活下去。

    “有什么机会?关在深院里,被人处处以条规管教着,吃饭说话走路,一言一行稍有不妥,便会落下一个没有家教的名声,连着父皇母后一块儿受埋汰,出个门逛个街,都得被人监视,这样的日子旁人或许能接受,可我从小就被娇养在皇宫,过惯了被人捧在手心的日子,突然要我去伺候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还不如要了我的命,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