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新学校

    “周安然!都几点了还不起,我跟你说,你转六中,可费了我们不少劲,你可别又一上学就给我掉链子”

    虽然母亲声音极大,还加持着高跟鞋的踢踏,但直到拉开窗帘,被路灯晃到了眼,周安然才逐渐从睡梦中苏醒。

    只是还未等睁开眼睛,就已经被抓着领子拎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除了柔和的路灯,便是那标准性的大红唇,正一张一合的喋喋不休。

    看着眼前还未睡醒的女儿,周梅只觉气不打一处来,便抓着其领子使劲晃了几下,又开始叭叭地说了起来。

    虽然讲了一堆,但意识还未清醒,又遭语速暴击的周安然,觉得孙悟空听紧箍咒也不过如此。

    但还是努力根据母亲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新学校,好好表现。

    2别闹事,别打架,

    3今天有事,让你爸带着开学。

    只最后那句;‘算妈求你了’,虽压着嗓子声音极小,却意外听得真切。

    宛如往那平静的水面上,轻轻扔的小颗石子,虽小,但足可以引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听到母亲用这种语气说话,也不知是因为过于意外,还是因为压根就没睡好,周安然只觉此刻头疼欲裂。

    伴随着母亲走出房间,关上房门,周安然才有时机可以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看上那么一眼时间。

    原以为是自己这两天作息颠倒,没听到闹钟铃声,母亲才一大早就让自己经受这种暴击,没成想距离铃响还有半个小时。

    无力的锤了下床,准备躺下再眯上那么一会,但还未闭眼,就听到略带停顿和迟疑的敲门声。

    “小安,起来吃早饭了。”

    餐桌上,周安然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看着眼前放着亲生儿子不养,跑来给自己当便宜爸爸的谢群,思绪不自觉地,就想到了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样子。

    从记事起,周安然就跟姥姥、姥爷住在桥村,老两口在村口,开了家小小的商店,虽不富裕,可好歹吃穿不愁,当然这也造成了她相比同龄人更高更壮。

    桥村常住人口不算很多,留守的小孩就占了一半以上,高高壮壮又爱分享零食的周安然,自然成了孩子王。

    招猫逗狗、翻墙爬树,可以说从未缺席,但却从不逃课,甚至会帮助老师‘抓捕’同学。

    学习上,偏科严重,喜欢文字,喜欢除课本外的所有书,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出现在作文里。

    至于数学,除了一年级以外,每次考试都是十分、十分的往下掉。

    不过,快乐时光总是短暂,一切的变化发生在她十岁的时候。

    放学后莫名被隔壁奶奶带到了家里,住了约有一周才被姥爷接回了家,虽然久违的见到了妈妈,还有很和气的谢群,可是,姥姥却不见了踪影。

    三天后的葬礼,周安然才知晓了一切,对于已经十岁的她来说,不算很难理解,亦不算很难接受。

    毕竟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每天要吃很多很多的药,很多好吃的也不能吃,还要经常去诊所打针。

    也是自那时起,她离开了桥村,去往了黎城,跟着妈妈还有谢群一起生活。

    半年后,姥爷才来到了家里,也是从那晚开始,周安然知道一直对自己极好的谢群,有自己的孩子。

    虽然一直知晓,母亲与父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可是没有想过,明明谢群有自己孩子,却从未提及。

    说不清是什么心理,那一刻,周安然觉得既欢喜又恶心。

    对面的谢群呢,看着一言不发、味同嚼蜡,还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女儿,只觉得有点发毛,刚想缓和下气氛,准备开口问问要不要再做点别的吃,就见她拿起牛奶一饮而尽,擦了擦嘴。

    “出发吧!第一天要是迟到,咱们两个就完了。”

    上了车,谁也没说话,虽然两人一起相处了能有七、八年?也一直以父女相称,可是独处起来,多少还是有那么些许尴尬。

    谢群虽然是个话多的,可一时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嘱咐了下安全带,便专心开起车来,两人就这么着沉默了一路。

    虽然没说话,可周安然的脑子却没停过,从不知道他儿子现在怎么样,也不知道他今天上学顺不顺利,过的开不开心,

    转到了为什么自己的母亲就是学不会敲门,每次、每次都是直接推门,无论抗议多少次都不管用。

    又转到也不知道他们在新的学校怎么样,开不开心,同学好不好相处;丝毫没有心思分给自己的新学校、新同学,仿佛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

    黎城是个小城,从城东头的家到城西边的学校,开车微堵不过也就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