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4章:传说中的六扇门

      钱家舅舅钱得胜租了一辆驴车,怀秀与孝仁坐在车外板子上,无比的兴奋。
  “瞧瞧,那边是永昌船厂,是我们得胜作坊最大的客户。”钱得胜浑身都散发着得意之色。
  “哇......”孝仁张大了嘴,怀秀放眼望去,码头的一边,排着十数只船,大大小小皆有,数不尽的工匠们在船上岸上不停的劳作,搬运,远远望去,如一群蚂蚁。
  钱得胜的作坊是做铁钉铁锚,他不停的给孝仁讲解,永昌需要的铁钉都是定做,全京城上百家铁钉铺,只有不到五家接到永昌的定单,足以证明得胜作坊的手艺超群,“现在坊里正需人手,孝仁呀,你可要好好学习这门手艺。”
  孝仁那里在认真听,胡乱答应着,又拉着怀秀东看看西指指,嘀嘀咕咕。
  “这孩子。”张叔指责,钱阿舅笑道,“无防,孩子们第一次来都这样,对了,阿妹近年可好......”
  两位长辈拉着家常,驴车行走在通州往京城的大道上,大道实在是宽得令人咋舌,来来往往的各种车两络绎不绝,约莫一个时辰,到了京城的“朝阳门”,那高大的城墙,让人抬头看了都会脖子发酸,入城的车辆排了数里之外,他们又等侯了半个时辰才得以进了城门,怀秀最远也就去过一次江州州城,京城的繁华可是江州能比?
  船上商客们谈起的毫不夸张,从朝阳门一路行来,酒肆商铺,林林立立,雕车争驻,宝马争驰,货车穿梭,各方人士积聚在京城,耍杂戏的,沿街卖艺的,挑着担子走街窜巷的......南来北往,人声鼎沸,口音各异。
  “啊,妖怪?”孝仁惊呼。
  一金发蓝眼,穿着一身黑袍的人从他们驴车旁经过,朝他们行礼微笑,吓得孝仁紧紧抓住怀秀的胳膊。
  怀秀也目瞪口呆。
  钱得胜笑道,“荷兰来的传教士,看把你们吓得。”
  还有许多西域人穿着奇装异服,牵着骆驼,一排排走过,驼玲叮叮当当,这些都是怀秀孝仁从未见过的,半月来的路途辛苦,皆被好奇代替。
  路过中央官署,怀秀明显感到这里的气氛严肃了许多,她看到了大理寺,看到了京兆府,一颗心“咚咚”直跳,大六开的大门,两头威武的石狮立在门口,不由得感概着,京城的衙门就是气派。
  “得胜叔,六扇门在哪里?”
  钱得胜笑道,“安定门,平安街。”
  安定,平安,寓意非凡。怀秀想着,心里顿时热血沸腾。
  “阿舅,怀秀可是去六扇门当捕快的。”
  “知道,知道,秀儿,你听叔一句话,别去当什么捕快,那多危险呀,就你阿爹惯着你,我闺女,我才不让她去受这份苦呢。”
  “我不苦。”怀秀无法向两位长辈解释,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是非常幸福的,“再说了,那么多人想进六扇门还没有这个机会,我可要好好珍惜。”
  要成为六扇门的捕快,必须要有各地衙门的推荐文书,要么是公门中人,要么是特别受看中,有侦缉能力或有此潜力之人。
  怀秀是求了父亲许久,才拿到那份推荐书。
  不过次日,怀秀就被打脸了。
  当她兴奋的赶向六扇门报名时,却见着一群一群的人走出平安街。
  难道来晚了?
  这些人为何脸上竟是失望之色?
  难道是考完了,他们是落考的考生?
  怀秀拦住一人询问,那人见她是位姑娘,颇为诧异,“你也来报名?”
  “嗯。”
  又见怀秀满脸期盼,兴灾乐祸道,“姑娘自个儿去看看吧。”
  这是何意?
  “让开,让开......”
  一阵铜玲声,几辆粪车从平安街走过,一时臭气冲天,众人都避得远远得,失望叹气抱怨声此起彼伏。
  越往里走,路越狭窄,越冷清,怀秀终于见到了挂着“六扇门”牌匾的一间......作坊。
  可不是作坊吗?它的左侧是烧瓦作坊,右侧是棺材作坊。
  六扇门夹在中间,两扇门开着,一个衙役都没有,更没有那威武雄壮的石狮。
  只有墙上贴着一张告示,有几人站在下面,议论纷纷。
  “走罢走罢。”
  “没了品级,降了薪资,谁会来六扇门当捕快?还不如就在自家县衙快活。”
  “可不是,瞧瞧这也算衙门吗?不就是一个作坊吗?可惜了我这一路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