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1或曰见龙在田(1)

    大风忽作,卷起尘土沙石,拍击营帐。

    大帐之中,一军汉身穿皮甲,厉声叱问:“那金锁片哪儿去了?”

    受审之人跪在面前。此人年纪不大,一身粗布麻衣,虽然霜尘满面,五官却端正清秀;此事低垂眼帘,并不回答。

    军汉只当他畏惧,心中暗自得意,声音更厉:“都头自小带在身边的贵重物件,你也敢下手,不怕军法如山!”

    受审的终于慢慢开口:“好叫张都副知道,我实不曾见过锁片,也不知都副为何问我。”

    “狡辩!你叫……游小乙是罢?”张都副摇头晃脑,“我已然查清楚了,金锁片昨儿还在,今日独你靠近过都头!不是你拿了是谁?”

    游小乙还是慢慢地答:“不过是被都头叫住问了几句话,不曾有别的。”

    “那便是都头问话之时,忽然起意了?”

    游小乙犟道:“都副一天里倒有八九个时辰绕着都头转,怎地竟来问我?”

    张都副一时失语,不料此人竟有胆量争辩;旋即怒上心头,几乎便要一声令下,将这厮拉出去吃二十军棍,打死了事;却又不敢,只得斜眼去看杨都头。

    莫非这厮已然察觉到都头那起子心思,竟然知道动不了他?

    那“丢了金锁片”的杨都头,即庆州军厢左丙指挥旗下丁都统领杨平,充耳不闻、事不关己,端坐马扎,展开双臂;左右侍卫将他身上的扎甲脱下,只留单衣。

    “热!”

    还有一日便是夏至,甲胄又厚又重,早该脱下。侍卫忙取来一把扇子,为杨平扇凉。

    张都副看得愈加烦躁,腹诽不已:瞧着人模狗样的,也已经娶妻生子,谁知竟是个不爱水道爱旱道的腌臜货色。

    平日在外狎弄小倌,也曾强迫麾下一个士卒就范。那士卒羞辱自尽,还要张都副收拾首尾。

    此番杨平领着一都军,从庆州平远仓押送二百多石粮食到定边。

    ——按大周制,军中一都应有百余人;然而问遍东西南北,哪里不吃空饷、喝兵血?

    庆州军更是糜烂;一都只招五十员兵,报称六十员,上面再报称八十员……层层虚报,都是人尽皆知的平常事。

    杨平贪得更狠,麾下只有三十五个兵。总归厢兵只做杂务,也不用上战场。

    陕西山河表里、千沟万壑,不能行车,还得靠人力背、牲畜驮,区区三十人哪运送得了二百多石粮食。

    他也不怵,申调一百头驴骡运送粮草;又请拨七十个牢营配军以供差遣。

    配军本是囚犯,有本州的,也有发配至此的。凡有苦活累活险活就用他们,用死了事。

    这一些贼配吃不饱穿不暖,个个面无人色,行尸走肉一般;唯独挨打时才会像活人一样哀叫,却也不会反抗。

    偏就在他们之中,杨平一眼看中了这个游小乙。

    平心而论,游小乙长得确是眉清目秀、端正大方,难怪入他的眼。

    长官有事,属下自然服其劳。张都副要把这事办妥了。

    照他说,也不必使什么花样,直接拖进大帐办了便是;区区贼配军,还敢反抗不成?

    凡来做这苦劳力的,一无人脉二无人情,每年庾死何止百千人,何时见过追究:遑论亵玩一番,又算甚么大事?

    偏偏杨平一时兴起,说是不要动粗,叫他想个斯文点的计策;才有了这一出。

    张都副见杨都头不理会自己,只好转头去瞪那游小乙,片刻才又开口:“荒唐!我这等人哪会去贪图一块金锁片?”

    游小乙轻笑道:“也未必,常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有人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眼馋不该眼馋的。”

    一笑如拨云见雾,叫人眼前一亮。

    张都副本不耐烦这套,见此人只是嘴硬,再懒得周旋,只使出撒手锏:“是不是你,搜身便知道!来人!”

    他早把那金锁片交了士卒手中,待会儿装作从游小乙身上搜出来,把罪名定下;再交杨都头亲自“军法处置”,此事便算完了。

    见那游小乙先终于显出凝重神色来,张都副不由通体舒畅。

    帐门外忽有人报:“曹十将求见。”

    一男子身披锁甲,姓曹名弈,年轻高大,躬身立在帐门边。

    杨平与张都副双双变换脸色,都觉扫兴,又不得不给此人一些薄面。

    杨平按捺不悦:“曹十将有甚么要事?”

    曹弈见了礼:“我看天象,后半夜或许下雨。”

    杨平不以为意:“无妨,不过是路不好走,待放晴时赶快一些便是。”

    又道:“曹十将菩萨心肠,不忍下些重手。这群腌臜贼配最是泼皮,你不打他们不动,打得越重他们越快。”

    曹弈:“好教都头知晓,云低风急,唯恐雨大,虽有青布盖遮挡一二,也防不住,万一粮食洇坏了,难以交代。”

    杨平一愣,面色肃然,起身走出营帐;张都副等人忙不迭地跟过去。

    只见天色已暗,不知何时,黑云如盖,不见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