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7章 27

    27

    沈峦不回家住,周闻笙这个师父无所事事,提着酒壶躺在房顶看天。

    某日,沈媛捧着暖炉出来,“周公子,阿峦不在,你闲着也是闲着,教我射箭好吗?”

    周闻笙跳下房顶,“你一个姑娘家,学射箭作何?”

    “姑娘家就不能学射箭了?祖母也是姑娘家,还带兵打仗呢,”沈媛一听就不乐意,立刻拿出祖母凤潇郡主来反驳。

    “当年,云老将军困守孤城,援军却迟迟不到。正直深冬西原最冷时,老将军旧伤突发,在军前薨逝,云家二郎三郎尚小,还没到能掌兵守城的年岁。北燕军咄咄相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我军势气低迷,更因主将亡故而丧失斗志。若退,将西原重镇鲜予城拱手相让,北燕铁骑可通捷径,随时长驱直入西原腹地,直进中原,我朝大厦将倾,恐有灭国之灾。若守,则需立刻选出勇武良将,替代云老将军阵前指挥,领兵作战。”

    南楚与北燕,有着自□□皇帝时定下的百年和平之约,两国为友邻之邦,互通商贸,不可无故兴兵。

    然一纸文书,在边境地,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西原边境由云家世代镇守,北燕觊觎南朝肥沃土地,总想着把两国边境往南移一移,百年来大战一场又一场。可在顺天皇都以周康陆三姓为首的东府内阁文官眼中,只要北燕皇帝没有圣旨盖印,檄文宣战,举国发兵,统统不算撕毁盟约。

    既能粉饰太平,就坚决不打仗。

    云老将军病逝后,是守还是退,朝廷内阁争论不休,最后决定派枢密院副使张鹤去军前安抚,念云氏子女年幼,由张将军先暂代云老将军节度使之职,再看看战场情况,是守是攻,从长计议。

    然没等张将军赶到,就接西原府接连战报,云家军与援军汇合,大破北燕敌军,披荆斩棘三百里,斩首六千,俘虏两万,不仅守住城池,还夺回了先前被北燕攻占去的三个山头堡垒。北燕军大败逃窜,丢盔弃甲,看样子十年之内不会再来。

    自此,云氏长女云潇的大名,就成了整个南楚乃至北燕又畏又敬的存在。

    关于祖母的过去,沈媛知道一些,祖母很少说出嫁之前的事,她知道的,还都是听舅公说的。

    沈媛眼里,祖母就是个善良、慈祥,爱抽烟上瘾的老太太。

    “你想去参加狩猎?”周闻笙觉得沈媛突发奇想学射箭,并非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

    “当然,新知府驾到,还不认识我,我得表现的好一点,让新知府知道丹州罗阳侯府有个叫沈媛的姑娘,”沈媛自有打算。

    周闻笙抱剑依墙想了一会儿,“我教你射箭可以,但习武一道,贵在吃苦,大姑娘您吃得了苦吗?”

    “我先试试看,若是太苦,我就不练了,”沈媛用不着学的太好,差不多就行。

    习武的苦,沈媛没亲身经历,却看在眼中。周闻笙这个武课师父,认真负责,教沈峦时非常严格,每天布置功课,做不好不能吃饭,连沈媛这个主人说情多没用。沈峦拉弓手都磨出了血痕,沈媛心疼的跳出来说不练了,结果周闻笙一句“不就磨破点皮,男孩子不能娇气”,把沈媛请出了西厢小院。

    但她只是学点皮毛,犯不着那般刻苦。

    沈媛去了沈峦屋里,找到那把沈峦平日练习用的弓。

    “基本功我不学,浪费时间,”沈媛摆弄弓弦,“你就教我怎么拉开最省力,怎么才能射的远。”

    “习武一途,没有捷径,”周闻笙还是那句话。

    “我学它又不是为了打架,万事都有个技巧,我就学个架势,看上去能唬人就成,”沈媛强调,她要求不高。

    射箭的确有技巧关键,角度与力度,能决定射程。战场上自然不行,瞬息万变,全凭感觉,万箭齐发,不容过脑子。可贵族狩猎,个人才能展示,有大把的时间摆姿势调角度,得到想要的效果。

    一天下来,沈媛在周公子的点拨下,很快就能灵活掌握。

    只是射的不准,姿势也不甚优雅,力道也软绵绵,箭头被风一吹,就改变方向。

    基本功缺失,不是随便一练,就能补足,要想快准狠,她还有很长的路要勤奋的走。但沈媛对自己的进步非常满意,不由得感叹自己的聪明才智与习武天分,揉了揉酸疼的胳膊,到此为止,明日再练,争取射的更远一点。

    “出去别说是我教的,”周闻笙划清界限,此学生不觉自己丢人现眼,青崖山在江湖上还是要面子的。

    沈媛让杜鹃准备几样沈峦爱吃的糕点,问周闻笙,“我过会儿去猎场看看阿峦,你去吗?”

    “你怕他被那些兄弟欺负吗?”周闻笙不打算去,骑马而已,沈峦早跟着他学会了。

    “谁敢?猎场的东西肯定没瑞雪院好吃,我是怕阿峦不爱吃,饿瘦了,”沈媛教训过沈芳与沈意,自然不敢再有人欺负沈峦。

    可她就是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