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初入预备队

    “裁判长,棋盘都收好了,闭幕式时间差不多到了。”一位裁判员边说边把比赛场馆的灯调亮了一些。

    裁判长低头又看了一眼发言稿,捋了下头发:

    “好,把门打开吧。家长和棋手进来的时候注意引导,别让现场太混乱。”

    场馆大门打开。

    比赛期间只能站在门外等自家孩子的家长,在十一盘棋结束后,终于能领着自家的小棋手们进入会场来参加闭幕仪式。

    赛期间肃静而颇显空旷的比赛场地,在此刻变得喧闹而略微拥挤起来。

    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领着母亲走到自己组别的座位,兴奋地说:

    “妈妈!思依姐姐又是前三名!而且她是在男女混合组呢!听说今天还要采访她!”

    她看向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和摄影师们。

    一名b市的记者正在和旁边的同行聊着天,

    “…是啊,要不是工作,我是真的不了解国际象棋。我们那儿玩围棋的更多,这两年能出个这么厉害的小姑娘,可真是…”。

    听到台上麦克风的试音,他噤了声,打开设备对向闭幕式颁奖台。

    “我宣布,第十七届全国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闭幕仪式,正式开始。”

    虽然裁判长是第一次负责全国级别的赛事,闭幕式的进行却是有条不紊。

    颁完丙组(10-12岁组)男子和女子前三、前十六名的奖后,裁判长开始宣布乙组(12-14岁组)成绩:

    “乙组因为人数原因,此次采用的是男女混合比赛制度。”

    “下面我宣布乙组男女混合组别前三名。第三名,陈思依——”

    说罢,一个瘦纤的小姑娘走上领奖台。

    齐刘海遮住她小半张小脸,配上高束的马尾辫、讨喜的婴儿肥和白色的连衣裙,活脱脱一个小洋娃娃。

    尤其是当她站在随后上台的冠亚军两个小男孩身边合照的时候,陈思依显得愈发娇俏可爱。

    台下一阵窃窃私语。

    “真厉害啊,这小姑娘在混合组里居然拿了个季军…”

    “可不是嘛,同年龄段里小姑娘能下赢那么多小男孩可真是少见…”

    陈思依举着奖状冲向镜头。

    内心的小孔雀骄傲地开着屏,但想起来妈妈常说的“胜不骄,败不馁”,她努力地控制了一下自己的小得意。只是嘴角仍忍不住微微上扬。

    -

    与此同时,在后台——

    国家预备队选拔组的教练员们正在讨论着这一批在全国赛事中脱颖而出的选手们。

    “决定继续观察和直接招进队伍的人选咱们已经差不多敲定了。”

    “最后看一下这个乙组的小姑娘,叫…陈思依。”选拔组组长拿出了这位混合乙组第三名的资料。

    清了清嗓子,组长继续说道:

    “第一轮讨论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选手争议就挺大的。不过我个人的话…是倾向于把她先招进来。”

    “其实是个好苗子,”一位戴眼镜的教练员说着,拿出了两张满是笔迹的记录纸,“但我和小王看了一下她的两盘棋。基础不扎实。”

    坐在旁边的小王附和:

    “对,是个吃天赋的选手,感觉没努力打好底子。所以我俩觉得应该再观察一年。但就是担心再等一年,万一荒废了天赋…”

    选拔组组长思索了一下,点点头,刚要说下去,他左手边戴着帽子的教练员抢先一步:

    “我有个主意…今年不是八九不离十要组建一个‘小苗队’嘛,直接把陈思依和那个男孩一起招进去。”

    他扶了一下帽檐,继续说着:

    “这个队伍里到时候都是差不多年龄的小棋手,一起巩固基础的机会也多,正好适合这两个基础弱但灵气高的苗子。”

    屋里的教练员们都挺认可这个计划,纷纷表示赞同。

    其中一位轻笑了一下,打趣道:

    “嗐。这俩孩子都是脑子反应快、下棋冲劲儿十足的,而且估摸着也都不喜欢打棋谱。老何可有的头疼啦!”

    -

    陈思依和父母在选拔队训练基地门前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其实还是有点懵的。因为这节奏也太快了些…

    小姑娘想起两个月前,全国比赛颁奖典礼结束的那个下午——

    正当她和妈妈要回宾馆收拾行李的时候,陈思依的国象老师给她们打来一个电话,叫她们尽快去到赛场旁边的休息室。

    两人一脸懵的到了以后,看见老师正在和两个中年人谈话,语气颇为激动。

    “你们好。我是全国预备队选拔组组长,我姓王,”

    看见母女俩进来,老师对面的人起身,和颜悦色道,“我身边这位是选拔组李教练。”

    还没等陈思依她们反应过来,王教练继续说:

    “今天与你们见面,是希望谈一下招孩子进国家预备队的事儿。”

    ……

    妈妈拉着陈思依回到宾馆的时候依旧处在极大的震惊中,仍没缓过神来:

    国家预备队?以后下得好能进国家队?两个月后的十月底入队开始集训?包吃包住,还安排中学入学?

    她甚至一度以为对面这两个自称教练的人是骗子。

    但陈思依的老师说,这两位曾经都是预备队内的教练员,还带过几次国家队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