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离京遇山匪

    大凉王朝起于乱世,定都于奉安城已于八十载,寰宇四海威慑天下,千家万户灯火辉煌实乃古往今来最盛之王朝。

    恒王府作为长安内仅次于太子府邸的建筑,在庙堂之中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恒王东方逸平日里的做派已经够得上胡来乱来,而这恒王府的建制更是超越了各个王府的规格,僭越礼制之举实乃王朝不详之照。

    但凭借着当朝陛下的喜爱,恒王东方逸向来都对这些议论嗤之以鼻,反正他也没有想争那个皇位的意思,别人的评论又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没准还能因为这群人的关系,自己能跳出夺嫡的漩涡!

    可惜事与愿违,他无意于皇位之争,但其家中兄弟对他可以说是日防夜防,深怕某一天这位年纪最小的皇弟踩着他们的肩膀,踏进东宫的大门!

    今天的恒王府格外冷清,府门中开,皇宫之内的御林军迎着一名传旨太监亲临此地,府中的下人们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丝响动,只听说这是三日前宫中那场乱局的处置旨意,皇帝陛下对平日里素来喜爱的九皇子怒恨滔天,可谓是天恩难测!

    “恒王东方逸,不思皇恩,不顾亲情,公然在宫内辱骂陛下,欺凌兄长实属大逆不道之举,然念其执掌寰宇军以来多番为朝征战,故保留王位逐出长安,三年之内不可归朝,寰宇军军权暂由副都督赵阙统领!钦此!”

    念完了皇帝的旨意,前来传旨的武德殿司理太监宋启明满脸悲戚伤感之色。冷笑不断的恒王殿下则瞧了一眼对方手中的圣旨,满是冷意。于宋启明而言不管那件事是否是真,面前从小就把他当做长辈的九皇子,实在是可怜,贤妃娘娘自尽芷水宫,庆王远赴漠北扬言至死不归,凌王出家为僧,原来如日中天的恒王派顷刻之间化为泡沫。

    “殿下接旨吧!”

    可是东方逸浑不在意宋启明的言语,眼神死死的盯着与其一起前来御林军副统领柴轮,见状,柴轮面不改色的上前,将东方逸的经脉九死功废去。

    “陛下有旨,既是放逐便不可在以皇族武学行走于天下,特命下官废除殿下武艺,封禁经脉,殿下若是有不满之处,待殿下三年之后归来之际,末将亲自呈上自己的头颅以赔今日的冒犯!”

    “呵呵...呵呵...”满含不屑的嗤笑声从东方逸口中传出,在莫名的看了一眼柴轮后,他将目光转到宋启明的身上,嘶哑问道“我母妃的尸体进皇陵了么?”

    宋启明硬挤出一抹笑容,连连点头称是。只是从他眼中擒着的泪花能看出,对于贤妃的死他心中的伤感不比东方逸少!一代贤妃命陨宫城,难道天家之间就没有亲情可言么?难道这帮孩子忘了平日里哪怕受着皇帝与太后的指责也对他们照顾关爱的恩情了么?

    “好!”得到这个消息,东方逸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一种满足的笑容,对他而言母妃还能在死后有个安身之地便是极好的,不管十五年前的恩怨是否是真,他的母妃始终是他的母亲,不是任何人可以侮辱的!

    开国皇帝德武帝遗命,凡是大凉皇朝的皇帝在位不可超过十五之数以确保不会出现老年昏庸之举,每五年争选一次,皇族子弟皆可参与皇位之争,但不可出现兄弟阋墙阴谋陷害的举动,一经发现剥除爵位放逐隐龙村。

    然每次皇位更迭之际仍然少不了这些事的发生,当今天子东方博便是在五年前六子夺位之中获胜的那位,其余兄弟死的死放逐的放逐,除了一直支持他的南王东方晟,如今执掌漠北战事,余下还活着的王爷早已成为隐龙村的一员。

    目送背影萧瑟的东方逸踏出恒王府宋启明叹息了一声,而后刮了柴轮一眼,暗骂了一句狗东西,然后带着御林军紧随东方逸身后送抵出城。

    洛阳大街上,一名嘴角流血,捂着胸口,走路晃晃悠悠的公子哥身后跟着百余名的御林军侍卫,让道路两侧的百姓噤口不言,纷纷侧目猜想,这是谁家的子弟竟需要御林军押送,而两侧酒楼之上三五成堆聚集的贵胄子弟,在看向那名少年时,有冷笑有淡定有讥讽,就是没有一人露出悲切之色,偶尔有人对此唏嘘了两声,便立即被身旁的好友怒目而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想攫取高位,站的那么高做什么?东方逸啊东方逸,老一辈人都说你聪明绝顶冠绝长安,你怎么就看不透呢?否则又何至于此!唉....”

    “长安四公子也只有孙兄有此见地,不像我那废物的族弟一般,害的家族受此牵连,哼!”

    “文武双全东方逸,智若妖狐任子泰,仗义无双马坤鹏,洞察天机孙伯玉!孙兄虽说是长安四公子之末,但关某认为其实你才是当之无愧的长安四公子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