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8章

    第28章

    古家二老在古建国终于冷静下来了之后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儿子说的这个方法可不可行。

    毕竟在他们的观念和认识里,都是职工等着单位给盖好房子,然后排队等分配这一种解决房子问题的方式的。

    接着就听古建国又想到了什么似的,接着说道:“到时候我把现在住的那套房子还给厂里,这样厂里还能多解决一家职工的住宿问题。

    等于说用厂里可能永远都用不着的一小片地方,还不花厂里一分钱,解决两个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厂里应该能答应才是。”

    古老爷子想问题比较深远,接着帮儿子考虑到另一层:“照着你现在这意思,那是想要盖大点儿的房子,还带着院子什么的。

    钱这些都是小事儿,要是这事儿真能成,让你们两口子和孩子们能住的舒服,家里都能帮你一把。

    但你有没有想过厂里别的职工同事的会不会不同意,邻里邻居的会不会眼红,以后你住的比别家都好,领导看着能舒服了?”

    老爷子提出的这个确实是个问题,古明妍听到自家爷爷的质疑,也不禁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这事儿吧要是能办成那自然是极好的,但是那也是在绝对不能遭人记恨和眼红的前提下。

    爷爷这时候是不知道未来的事情呢,考虑的也多是自家爸妈在厂里立足的人际关系问题。

    可是古明妍却不由得想到不久后的变动之下,会不会因着这房子的事儿再给自家带来什么更不好的事情这些。

    古建国听了老爹的话,也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

    他想了一会儿道:“爸说的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我想了想,首先,那片地方确实比较偏,估计厂里一般不会有人乐意在那里安家。

    但是对我们来说,有自行车,来回也就是多费点儿时间和功夫的事儿,倒是不影响什么。”

    “再一个,爸妈你们是知道这房子大点儿的好处的,而且咱们家孩子又多,肯定是尽量能有个院子的好。

    但是要照着我们那些城里出身的同事们的想法吧,估计可都是觉得楼房才是最好的了。

    毕竟这通着暖气还有自来水,最重要的是有电灯。

    这时候城里人都以住楼房为荣,才看不上自建的小平房呢!估摸着要是我提出从楼房搬出去自己花钱建房,说不准还会有人在背后笑话我傻呢。

    放着白给的,还不用自己出水电暖气费的好房子不住,偏要自己花钱出去受罪。

    所以我想着应该是不会有同事眼红的。”

    “再说了,我只是占点地方罢了,说白了这地儿也不是具体谁家的,大家也不至于跟我掰扯这个。

    而且我想好了,领导那边,就不说我还了房子还自行解决住处了,就是我盖的这套房,我也说算是在家属院儿内,算是单位的房子的。

    等以后我家要是不在这儿住了,这房子我还还给单位。

    这下子领导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呢,想来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吧。”

    古老爷子琢磨着儿子的话,想想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就是毕老太太在一边儿有点儿心疼,女人家嘛,当然是最先把账算得清楚的。

    这会儿虽然还不知道这事儿能不能成,成了的话具体能盖多大的房子,什么规格的。

    但这具体要花多少钱都还不知道呢,老太太就已经开始为可能自家花了钱有一天还要把房子还给单位而感到肉痛了。

    古明妍听着自家老爸的打算也是极为赞成的。

    能改善家庭居住环境总是好的,毕竟现在不比后世,只有有钱什么样的好房子都住得起,住得不舒心了还可以换房子,实在不行还可以尝试不同风格的酒店民居什么的,选择不要太多。

    现在这年代,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住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就是古明妍自己,以后说是想去京都发展,但在她考上大学之前,少说也得在家里住上十多年的。

    要是能有机会改善住房条件,让自己未来十多年里能住得舒服一点,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算算日子,这会儿已经要入冬了,整个冬天都不好动工,估计纺织厂计划的再快也得到开春了才能动土的。

    到时候自家可以跟着厂里一起,搭厂里的顺风车提前积攒些材料。

    这年头就是公家单位建房,也是给批了条子自己上门找相关单位联系材料的,到时候古建国算好自家要用的材料什么的,跟厂里的一起给报上去就行了。

    估摸着这来回地拉材料,联系各单位的事儿都少不了古建国这个老司机兼人脉小能手,厂里应该是能让他在里面掺和一脚的。

    等到开春纺织厂动工了,也可以跟着一起开工,估摸着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把新房给盖好了。

    这时间点上必须得把握好了,要知道到五六月那会儿慢慢的就开始不太平了。

    自家能不能在这之前就搬进新房子,估计这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毕竟运动开始后再做这么惹人眼的行动,就比较容易招惹是非了。

    而且能搬出筒子楼里也好,不说环境拥挤厨房卫生间什么的都得共用不太方便的话了,就是邻居之间住得太近了,那也容易出现问题。

    运动开始后也不是没有邻里之间相互揭发举报的。

    那种时候,亲人之间都不一定完全可靠,更别说只是邻居了。

    自家条件好,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不惯,给自家编造什么罪名举报一下的,又或者是自家可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得罪了人也未可知,毕竟古建国宁荣薇两口子平时再是会做人,与人为善的,但始终人无完人,这个世界总是不会缺少无缘无故的恨的,谁能保证在动荡的时候没人会释放出心里的小怪兽,背后捅自家一刀呢。

    总之,这些现在虽然都是盲目猜测,但也不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胡说。

    能够搬出来,自家独立一个院子,不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能方便点儿,也能减少跟别人生活轨迹的重叠,减少发生口角和争执的概率。

    况且古家还有古明妍这个疑似有着资本家大小姐作派的存在,自家独门独院的还好,要是在筒子楼里进进出出的共用卫生间、洗手池什么的,估计没个两天就得被人发现她的那些个瞎讲究,一个不小心都能给她举报了去。

    毕竟这年头靠干这个指望着升官发财的也不在少数。

    自家选的地方又相对偏远,在别人看来是自家吃亏了,不过是为着孩子多想要宽敞点儿的地方。

    这样自家把房子设计好了,不仅自己住的舒心,也能减少别人的窥视,怎么算,在现在这个阶段盖新房搬家都是合适的。

    至于以后要把房子给单位还回去这件事,古明妍觉得完全不用操心。

    就不说自家在这儿一住说不准到古建国和宁荣薇退休都可能不会挪窝。

    就是退休了,那会儿估摸着也差不多能赶上房改啥的,到时候只要交点钱,这房子就归自家私有了,也就没有还给单位这一说了。

    再说了,即便自家以后住房因为什么原因有所变动,那自家也是这么一大家子人舒舒服服的住了这好些年了,就只这住房体验就能值回票价,不能真说有多亏本儿了。

    毕竟就是在外面自己租房,那不也还是要付出去房租嘛对不对。

    古明妍觉得自家老爸真是特别精明,他这把房子算作公家房产的做法,等于是给领导化了一个大饼。

    相当于自家掏了一部分厂里建房该出的钱,只是要的地方大了点罢了,古建国这再一提出这算是厂里的房子,那领导基本就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啊。

    但是真说起来,自家也不吃亏啊,这要是被划到了厂家属院儿的范围内,算是厂里的福利房,那后头家属院儿里不管是通自来水,拉电线还是暖气管道,那都不能把自家给落下了。

    哪怕费用需要自家出呢,这些生活必备的基础设施可是不能省掉的,虽然可能会花更多的钱,但这年头要是不依靠着单位,私人想去办成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时候做什么都是公对公的,公家互相一打招呼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你私人跑断腿都不会给你办的。

    几个人这么互相的补充分析,决定不管怎么着都得先试试看。

    领导那边由古建国去先探探口风,找亲近的领导问问,看看有没有机会,若是有把握自然是好的,若是没有的话,也不至于早早地把风声传出来了以后不好做人。

    等到之后要建新房的事情确定下来了,自家也好正式申请活动什么的。

    也算是古家合该赶上这一波好事儿,厂里向上级申请盖房子的事儿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之前古建国是多方打听和上下活动,厂领导听着他的计划刚开始都是摇头的,后来仔细想想,厂里好像并没有吃什么亏。

    几个领导相互这一商量,又把这事儿向上级汇报了下,最后上级到也没有拒绝,并且还对这种职工自己承担给厂里减轻负担的行为予以了肯定。

    在上级领导看来,能不要凡事都朝上伸手,自己能想出办法解决困难,那就是好同志嘛。

    至于古建国家准备盖比较大的房子,人家领导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人家自己花钱,又本来就是因为家里孩子多住不下才闹得这一出的,还不兴人家房子盖大点儿了。

    总之,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古建国自己出资盖新房这事儿算是定下来了,而且领导都汇报上级了,这事儿也算是过了明路,也不怕被人议论了。

    古明妍知道后也算是更加放心了,这下算是不用担心以后有厂里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会影响到自家了。

    自家目前算是把该走的程序都走了,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如果都这样了还能出事,那就是命里真有这一劫了,也就不说什么了。

    而且,古明妍一直坚持自己穿来重活一世是为了弥补遗憾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如果因为害怕日后可能会有的风险而什么都不敢做的话,那重来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是。

    另外,除了房子的事情之外,古明妍和古建国之前都在操心的小孩子生下来没人带的问题,在古明妍的外婆,白敬龄,来找了一次古建国后,也得到了解决。

    古明妍的外婆可以算是个女强人了,这么多年她自己一个人在战火纷飞中失去了丈夫,带大了一双儿女,后来又坚守着工作岗位,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孙子。

    比起起码还有古老头和陈红春在一旁相互照应的毕老太太来说,可以算得上很是辛苦了。

    白敬龄这次上姑娘家来,一个是给宁荣薇检查身体,另一个就是跟古建国两口子宣布他的决定——让他们孩子生下来也别另外找人了,她自己就能帮着给带了。

    白敬龄做出这决定也是考虑到她自己的年纪到了,大概会在宁荣薇生产前能退下来。

    她想着自己就在接生完自家闺女儿这一胎后就退休,她家的两个孙子现在也都大了,到时候正好帮闺女儿带带孩子。

    古建国听丈母娘这话吧,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这会儿可算是能体会一把古明妍对他狂生孩子不考虑后果行为的愤恨了。

    这下不光是把自家爹妈给拖累了,现在连丈母娘都得因他们而受劳累辛苦。

    可是他又不能推辞,一个是他确实需要帮助,找外人哪有孩子的亲外婆靠谱。

    另外就是白敬龄这人向来是有一说一的,之前她分身乏术的时候没有主动提出过帮忙,那是知道她自身的情况也没办法帮忙,所以连个客气话都不会说的。

    如今估计是看着自家这情况也是操心,自己又赶上了退休,能帮上忙了才提出来的。

    古建国对此就只能一边应着一边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好好地孝顺丈母娘才好。

    宁荣薇这个做人女儿的又何尝不是满心的感念啊。

    她想着自家母亲带大自己和哥哥,如今好不容易能退休了,哥哥家的孩子也大了,能享享清闲了,这又得过来给自己带孩子,再受一场累,自己这个做女儿的都这么大了,还叫母亲为自己操心,真真是不孝啊……

    看着小夫妻俩面上露出的愧色,白敬龄自然明白他们心里的想法。

    但要真说起来,其实白敬龄并没有夫妻俩想的那样觉得这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儿什么的。

    她这一辈子也算是一直在奔波操劳的,这要退休了,一时之间也难免茫然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毕竟工作不需要她了,儿女们都长大成家了,孙子们也都能上学不再需要自己的照顾了,这让她难免生出几分怅然之感来。

    (古明妍——这便是后世说的离退休综合征了吧。

    )

    所以,这时候闺女儿刚好要生孩子没人带,白敬龄觉得她去给闺女儿帮忙,刚好也算是一个过渡。

    人年纪大了嘛,他们小年轻的还有事业要奋斗,做长辈的能在后面能帮一把是一把。

    而且有事情做的话,也好过她一下子退下来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在家里带带孩子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也挺好的。

    房子和照顾孩子的事儿都得到了解决,古建国一下子就觉得之前压得自己喘不过来气儿,不停地自我怀疑的由自家计划外的四胎所带来的种种压力,一下子给减轻了不少。

    剩下的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好好规划新房,从格局到材料,从人工到盖房,还有之后搬家还得把房子退还给单位等等的这些事情。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得计划好盖房钱财方面的事。

    这些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真的做下来没一件是轻松的,都得他自个儿给扛起来。

    毕竟现在宁荣薇怀着孩子,不好让她跟着操劳。

    不过好在总是怀着向着更好的日子的希望在忙活的,好过看不到解决方法时候的茫然。

    说起妻子的这一胎,古建国感觉搞不好这又得是个双胎。

    从妻子去年十月发现怀孕,那个时候刚怀上两个月左右,这会儿已经是六六年的一月了,按着日子算,该是五个月了。

    可是古建国看着妻子的肚子,他自己也不是没经验的,这肚子明显就比怀自家大儿子和小闺女儿的时候要大上许多,跟自家双胞胎那会儿到是接近,只是比双胞胎那会儿肚子还要大上一圈的样子,毕竟当初怀上他俩的时候是困难时期才刚刚过去没多久,怀孕期间吃得也不是很好。

    可是这会儿看着妻子的肚子,古建国真是既发愁又庆幸。

    愁的是本来觉得一个就是意外了,这要是又一下来两个可怎么是好。

    庆幸的是好在房子和人手的问题都能在未来得到解决,就是这房子还得比自己之前计划的再尽量盖大点儿,而且丈母娘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肯定还会更辛苦点儿。

    宁荣薇自己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了。

    怀孩子的是她自己,她比谁都更加清楚自己身体的变化。

    加上她本身就是医生,又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了,怎么可能没有猜测。

    只是之前丈夫虽然不说,但她作为枕边人,自然是能感觉出来这次的怀孕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她就更不敢轻易地说出自己的猜测来,再给丈夫增添压力了。

    只是,到了现在这个月份,连隔壁王婶儿都能看出点儿不对劲儿了,今儿见了自己还一个劲儿的恭喜自己这是又怀上双胎了,估摸着丈夫肯定也看出来了。

    想到这儿,宁荣薇也不捂着了,直接跟古建国说了自己的猜测,然后二人便商量决定明天先去省医院找白敬龄检查检查,然后再回老宅看女儿。

    第二天的检查结果不出二人所料,果然这次又是双胎。

    因为之前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夫妻二人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因为肚子挺大的了,在回古家村的路上,二人就没骑车。

    古建国慢慢的推着车子,宁荣薇坐在后座,没有带三个儿子,都托给邻居帮忙照看了。

    夫妻二人一路上也是沉默以对。

    古建国现在不是特别担心生下来以后的事情了,真是双胎的消息确定之后,他现在开始担心宁荣薇生产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虽然都是有经验的了,但毕竟双胎还是不太一样,大多很难足月生产,要是刚好赶上自己出差不在家,她一个人连去个医院都没人送。

    “还是得抓紧时间把房子盖好,到时候地方也大了,我要是出差了,就让妈带着妍妍回来住一段时间,省的你万一提早发动了,新房周围又没有熟悉的邻居,连个送医院的人都没有。”

    古建国跟在车后座的宁荣薇说。

    宁荣薇觉得丈夫的考虑有道理,自然答应着。

    接着又道:“就是要劳烦妈妈了,这下生下来两个,也不知道妈妈带孩子会不会累坏了身体。”

    这说的是白敬龄。

    古建国也没办法回答啊,白敬龄不可能因为是两个孩子就撒手不管,受累肯定是必然的。

    作为女婿,他这会儿只能跟宁荣薇保证自己会尽量帮着分担,不让丈母娘太过辛苦的。

    回到老宅,把双胎的事儿还有丈母娘答应帮着自家照顾孩子的事儿一说,老头老太太也是既惊喜又惊讶,紧跟着想到让亲家劳累是不是不大合适,想跟儿子商量商量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了。

    古建国也想过是不是有别的办法,不过一来这两个孩子肯定是要另外找人照顾的,自家丈母娘决定的事情别人向来也不好改变;另外就是自家这眼看着就要盖新房,要是找个外人住进家里照顾孩子,时间久了难免就能摸清自家的情况。

    对外还能说自家小院儿不如楼房方便什么的,可要是住一起时间久了,好坏谁还分辨不出来啊。

    这人人品要是能有保证也就罢了,要碰上个有点儿歪心的或是那压根儿就没心眼儿的,再说出去点儿什么自家不好的话,让别人相信了,那自家就比较被动了,毕竟明晃晃的房子就搁那放着呢。

    这样那样的一解释,想着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二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