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8章 参军

    第68章    参军

    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在现今的困境中坚持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自己妻子和儿子的楚子风,看着古明妍这个小丫头那张软软萌萌又娇俏灵动的脸,也不禁幻想起来,要是没有这些个局势的变动,自己和妻子不被迫分开的话,那他是不是也能生个像小明妍这样可爱的女儿出来。

    如果有个这么个小女儿的话,那么跟自己哥哥姐姐年纪相差过大,不太能玩儿的到一处去的小儿子,是不是就也能有个可爱漂亮的妹妹陪着他一起玩儿,一起快乐的长大了呢。

    尽管这次因着某些势力的加强,导致他们这些个老同志受到了更深的打压,以至于到了威胁到生命安全了的程度,从而有人看不下去,帮着自己调配了改造地,让他能来到这个相对平静的村子里接受改造,还有人照顾,这已经是不幸中万幸的结果了。

    但是,面对茫茫然的未来,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现如今的乱象,以及这种与亲人生离的痛苦,还是另楚子风感到万分怅然的。

    对这种革命老前辈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心思能够理解,但无法感同身受的古明妍,在国庆假期待在古家村的几天里,多次发现了在她去牛棚的时候,老人家每次看到自己后会先是欢喜,然后就又像是回想起什么了似的陷入沉思的状态,也是觉得他挺可怜的了。

    就算曾今功勋赫赫,到了如今的地步了还是有人帮他斡旋一二,身边还有忠心耿耿的警卫员又能如何呢。

    还不是一把年纪了只能孤身一人,看到个小孩子就会跟自家李老师一样回忆起自己多年不能见到的亲人,然后面对着如今困苦的环境,一次次地在内心挣扎,劝着自己尽量往好的方向去想,尽力保持理智和坚定的心态,才能不让自己失去希望,不走最后的那条所谓的自我救赎的路。

    对于几位下放的教授,古明妍还能通过跟他们请教学问,让其当自己的老师,来尽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从而多了点儿精神上的寄托。

    但对于像楚子风这样的老革、命,古明妍就不知道要该怎么办了。

    即使自家爷奶能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一二,但精神上还是得靠他们自己扛过来才行。

    古明妍也不能跟人家老爷爷讨论人家曾经的辉煌过往,这即是怕勾起老人家不好的回忆,也是怕这其中有什么不便说更不便自己听的东西,给彼此增加麻烦。

    于是,小天使古明妍便只能利用自己小孩儿的身份,尽力的多去牛棚那里几趟,送些吃穿,请教问题之外,也算是多给几人做做伴,大家在一起说些生活中的趣事,想着能尽量把气氛弄的热闹些,让楚爷爷没那些心思去想些悲观的事情也就罢了。

    除了国庆那几天古明妍在古家村待的时间比较长,跟楚子风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之外,在之后的日子里,古明妍也会经常回村看望爷奶老师和她的小伙伴们,从而她跟这位老革、命,包括李春山大叔也都愈发的熟稔了起来,彼此的关系也亲近了许多。

    毕竟是自家爷爷信任并且给予帮助的人,而且楚爷爷李大叔他们跟自己的老师们相处的也还好,所以古明妍跟人接触起来便更加没有多少顾忌了。

    认识接触的时间长了,古明妍也时不时的会听老人提起一些他的家事,还有一些他从前上战场打仗的事儿。

    不过楚子风倒也不都是刻意去说起这些的,顶多就是话题涉及到了的时候,提上那么一两句。

    比如在古明妍给周老他们送来周天宇从粤省寄来的信时,楚子风就曾提起过他的女儿现在好像就在东北插队,这消息还是三四年前友人跟他说起过的。

    看到周老他们还可以跟孙子通信,羡慕又担心女儿下乡后生活情况的楚子风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算算他的小儿子今年也都十四岁了,再过几年从学校毕业以后,估计也要开始考虑前途未来的选择问题了。

    他作为父亲,即使现在远在天边,也还是为儿子操着这份心的。

    只是碍于现状,他除了满心的期盼着妻子和儿女们都能过得好之外,其他更多的也都是无能为力的了。

    内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牵挂,楚子风在看到古明妍这个他多年来都未曾接触过的鲜活的小孩子的时候,原本对她印象就很好的情况下,自然对这孩子就更多了几分喜欢在里面。

    楚子风尤其喜欢跟古明妍在周老几人的教学间隙时聊天,问她一些关于学校里的事儿,好似是在通过她的这些个描述,想象他自己也参与进了自家孩子成长中的那些个过程似的。

    面对楚爷爷这样的心思,古明妍对他的问题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这不是出于任何讨好巴结的情绪,说重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古明妍在心疼和可怜这位老父亲思念孩子的心了。

    所以对于他在自己身上找寻那种为人父母关爱小辈的感觉,她是一点儿也不介意的。

    甚至古明妍还觉得那个楚爷爷的小儿子也是挺幸运的,能有这样一个大英雄老革命的父亲,明明自己都深陷困境了,却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还对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的种种缺失,时刻怀着愧疚和抱歉之心。

    相信这个只比自己大了四岁的“小叔叔”,若是知道了他的爸爸一直这么牵挂着他的话,他也一定不会像是楚爷爷所担心的那样,对这个父亲产生任何的怨恨之情的。

    毕竟这种事儿谁都不想它发生,完全就是个归结于特殊年代大环境造成的悲剧了。

    这时候觉得这对楚家父子被迫分离十分可怜的古明妍还不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她就能在这里,她的老家——古家村,见到这个令人动容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楚子风的小儿子——楚印辰小同志了。

    到了那个时候,她不会想的到,在知道了人家身份后的她,改口把人家从“楚哥哥”变成“楚家小叔叔”称呼的时候,楚印辰本人当时的心情是有多么的崩溃。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为时过早,古明妍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关注,这件事涉及到了她需要打破之前许下的要帮他老爸省钱的原则。

    这次她需要她家老爸大出血一回,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她看中的他们家这次的“投资”项目,也将是个完全不输于古董字画这些宝贝升值率的高回报项目。

    若是操作得当,别说什么房产文玩了,单靠着这些的其中一部分,都能成为他们老古家未来几代内保持富裕的保障了。

    当然了,这只能是在祖孙不作死,不折腾胡闹的情况下。

    事情的开始,是在古建国从去疆城出差的运输科的工人手里,得了块上好的和田玉籽料,并把它带回家来,偷偷拿给古明妍看之后。

    那是又一年的六月,初夏的午后,十一岁的古明妍正坐在自家后院儿,古建国给她用木板和粗麻绳做成的秋千上,葡萄架下,被树藤造出的一片斑驳的阴影里,她手里捧着本书,边轻轻的伸脚摇晃着秋千,边借着树荫间露出的点点日光,阅读着书里的内容。

    黑长柔顺的头发被拢到一边的肩头上,多余的几缕发丝随着秋千的摇晃也跟着轻轻的晃动。

    她整个人看上去舒服极了,像只慵懒的享受午后时光的小猫,半眯着眼儿,一副要睡不睡的样子。

    正当古明妍悠闲的享受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午后时,她老爸却不知为什么突然回了家,还满头大汗的在后院里找到了她,满口叫着要给她看个好东西。

    共享着太多秘密的父女俩默契的来到了古明妍的房间,顾不上她开口询问老爸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古建国便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样东西,张口跟自家闺女儿解释道:“今天我去长县跟那边的厂子对接,事儿办得挺顺利的爸爸就提前回来了。

    这不,路上遇见你孙叔叔,他给了我这个东西,这是他从疆城那边出差带回来的,我想妍妍你应该喜欢,这不就赶着拿回来给你看了嘛。”

    说着,古建国便将手里一直握着的东西摊平了手掌,展示给女儿看。

    随着古建国五指伸展开来,古明妍慢慢看清了他手里拿着的东西的样子。

    那是一块儿手掌大小的石头,表皮呈现半黄褐色,看上去像是鹅卵石般的光滑。

    最关键的是随着古建国手指的翻动,露出了其表皮没有完全被包住的部分,那很明显就是玉石的样子,白色的颜色看着十分富有光泽,上手触碰,能够感觉到质地非常的细腻滋润,摸起来有点油油的感觉,跟自家老爸给她淘回来的那块儿玉佛质地类似,只不过她的那块是已经经过了精细雕琢的玉佩,而现在自己手里的则是表皮还像是块石头,被包裹住了的原石,也就是还未经开采过的玉石籽料了。

    古明妍不懂玉,她上辈子的家庭并没有富裕到让她能够消费的起奢侈品,尤其是中国人一项以国之重器看待的玉石。

    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不说她自己原有的玉佛就是块质地上乘的羊脂白玉,这么多年来也时常被她拿在手里把玩。

    就是这么多年里,她和她老爸四处淘宝的行为,也叫他们着实是淘到了不少的玉石大小器件到家里来的,眼力什么的也都练出来了。

    加上古明妍还有周老那么个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鉴定专家当老师,这么多年下来,对于古董玉石上的认识,古明妍父女俩也是颇有长进的,对于好的玉石的质地、颜色和手感,她还是能够做出个大差不差的判断的。

    也正是因为古建国知道自家女儿懂行,且也喜欢这方面的东西,他这才在得了这东西之后,就急吼吼地跑回家,跟女儿炫耀来了。

    古明妍听了古建国说了得到这籽料的前因后果,这才知道这块籽料是运输科的一位姓孙的叔叔,在去疆城出差的时候,遇到的当地的一个农民,说是自己吃不饱饭了,硬是拿出了几块儿石头,说是上好的玉料,要跟他换钱票的。

    这个老孙也是看着那农民衣着褴褛,瘦骨嶙峋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所言非虚,那是真的饿得很了的样子。

    所以他一时心软之下,虽然也并不觉得这几块破石头就能换得了他手上的那些钱票,但到底还是跟农民交换了。

    谁知,等到他想着到底是拿钱票换回来的东西,也不能就这么随手地给扔了,而且加上他觉得这东西虽然不当吃不当穿的,但露出的那一小部分白白亮亮的,摸着还很光滑适手,觉得这东西也挺漂亮的,便就带回了家,准备交给媳妇儿收着得了。

    可谁知,这老孙是做了好事儿了,可这孙婶儿的暴脾气却是忍不了了。

    在知道了就这么几块儿破石头,就让自家这手松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老大爷给许出了那么些钱票去,一气之下,不光是把这老孙一顿臭骂,更是连着这“破石头”一起,连石头带人的都给赶出了家门。

    这不,古建国从长县回来,就刚好遇上了此时明明应该因为长途出差才回来,休假在家好好休息,却被赶出家门无处可去,只能在家属院儿里打转转的老孙了。

    古建国上去这么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面对老孙着急上火,只怕老婆气再不消,再不让他回家去,他就要撞上厂里下班回家的同事们了。

    那他到时候就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跟打听的人解释,自己这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儿惹得媳妇生气了,把出了大半个月差的自家当家的都给扫地出门了,他大老爷们儿丢不起这个人啊。

    跟自己的老同事现领导古建国,老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把他的现在的情况都给说了。

    古建国呢,看了看老孙手上那块明显成色上乘的玉石籽料,即是他自己也有些心动,更是想着这东西自家那个小祖宗肯定也会喜欢,所以,不管是出于他们父女俩的喜好还是作为领导帮助部下解决家庭矛盾的考虑,古建国就提出他可以出钱票,让老孙把他换回来的那些个“石头”全部转给自己的提议。

    这样的话老孙家也算没损失什么财产,老孙媳妇肯定也就不生气了,这矛盾自然就能和很快解决了。

    那老孙听到自家领导这么说,即是感动于领导为了手底下工人的无私奉献,宁愿自己掏腰包补贴他,也要帮他解决家庭问题,又觉得他要是真的这么占领导便宜了,是不是有些厚脸皮,不大好意思啊。

    于是他就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答应不答应的。

    古建国看出他的想法,也不勉强。

    毕竟这东西虽然他知道价值很大,但那也是未来说不清多少年之后的事儿了。

    如今在老孙和他媳妇儿看来,这就是个满大街都有的破石头,他们能不能把这宝贝真的保住不扔掉,留到未来这东西升值的时候还不一定呢。

    而他也不能就跟人家说这东西未来会怎么样怎么样的,毕竟收藏这事儿也没个准,对于普通过日子的老百姓人家,说这些个不大靠谱的事儿还是不合适的,他也没那个资格和本事,能够给人家拍胸脯保障这东西的升值空间到底几何,这不是个领导应该干的事儿。

    就古建国那时的想法,其实就是想着这东西在老孙那里给他造成麻烦了,那作为领导,又同时看上东西本身了的自己,出手把这东西买下,对他来说也是帮着下属解决问题了,这才是先决考量的事儿。

    而后续的这玉有多好啊,以后能不能升值啊这些的,则都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儿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古建国只先掏了身上现有的钱票,从老孙那儿拿走了他手上的这块儿玉料,让他好歹现在趁着大家都还没下班,能先给媳妇儿一个交代回到家去,别叫别人看了笑话才好。

    至于剩余的那些个籽料,就看老孙和他家的那口子自行商量的结果了,不管是不是愿意拿来跟他换,都是他们两口子的自由。

    古明妍听自家老爸描述完他跟孙叔叔的一番对话,心里悄咪咪的想着,这孙叔叔家肯定会把他手上有的剩下的那些籽料都跟他爸爸换成钱票的。

    即是是孙叔叔本人多少会觉得给领导添麻烦有些不好意思,但就古明妍所了解的孙婶儿那人的性格,遇上自家老爸这种在她看来属于人傻钱多速来的冤大头对象,哪还有不仅着把她看不上,认为不值钱的东西赶紧脱手变现的道理啊。

    这也是古明妍自己打心里就不喜欢像孙婶儿那种日常喜欢占小便宜的人的原因了。

    这人有时脸皮奇厚,比如上自家来借粮食,五次里能还个三次都算不错的了。

    虽然自家不缺她借去的那一碗两碗的粮食,尤其还大多都是粗粮,细粮她也没那个胆子张口。

    可单就从这种领导家的便宜都敢占,也不为自家的未来发展多考虑考虑,只顾眼前那点儿子蝇头小利的行为上看,古明妍也不喜欢这样的人,更不会去刻意提醒他们这东西以后的价值能有多大了。

    说不定你好心跟人说了,到时候若是没能达到人家的心理预期了,人家还会找上门儿来找自家的麻烦也不一定呢。

    所以古明妍和古建国才都没想着去多费那个口舌。

    这跟与孙叔叔老孙的交情是不是够近无关,只是因为他有个不讨喜的老婆,也注定了他们家命里就没有这份横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