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6章 饿肚联军如何撤,回乡心切各顾各

    朵墨各郡的兵力,全部集中走了。郡府的守军,只有几百人。

    路智远虽调皮,却也有些脑子,长期作战,懂了带兵。出去十天,见敌城空虚,猛攻猛打,三个郡府很快全部拿下。

    捷报送来时,恰逢探马来报,东海三国联军已开拔。

    三个国家没有收到人质,也没有达成联姻。认为是被朵墨耍了,朵墨自认为是辛家王族,高其它王族一等。悔婚耍赖,也是常有的事。这次东海三国决定,不惯着朵墨,联军8万,直接回国。所过郡县,若是不提供粮草,则直接占城抢粮,大军出来帮忙,也不能饿着肚子回去。

    东海三国联军走时,告知了朵墨军,可朵墨军主帅不在,交涉的将领,级别不够,无法挽留。

    许达和箫锋也收到侦查报告,东海联军撤走。

    果然如叶双恒所说,只要坚持住,会有形势的重大变化。东海联军一走,敌我双方兵力则不同了。

    许达的先遣军,加上箫锋的预备军,合计为19万,去掉第一次战役失败,伤亡失踪的1万多人,还有17万多。

    朵墨军原为10万多,松盛流亡军原为2万多,当诱饵后,剩下2万不到,东海三国联军是8万多。原本有21万,困住无奴军主力。

    东海联军撤离,只剩12万,还有2万,去了边境封锁关隘,阻断通信。

    许达召集军议,与箫锋等人商议,决定待东海三国,确定离开,并且短期内,不能返回。无奴军主力要与朵墨联军,再正面交锋,力求冲破封锁。

    无奴军主力龟缩在城里,已经憋屈很久了,粮食也即将告罄,也由不得再等。

    东海三国联军,推选东蓬国公子辛涤瑞为总统领。东蓬只出了2万人,可见辛家还是高人一等。

    东莱国军队2.5万,由公子莱布率领。东吴国军队3.5万,由公子彰贤率领。

    联军走时问朵墨索要战利品,遭到拒绝。东海联军一气之下,经过郡县,纵兵抢掠。

    东海联军一路向东归国。这日,来到一处郡县,经过郡府,见城池规模较大,又见城头守卫森严,想必是有大粮仓,于是纵兵攻城。

    满以为一轮云梯,便可轻松登城,哪知城头守军,异常凶猛。连续攻了三波人马,全部失败,无一人登城。城头一将领,长着四道胡须,手持钢叉,迅猛异常,士卒云梯每每架到城头,便被他钢叉扫断。

    休息一日再攻,依然无果。士兵归乡心切,便放弃此郡,决定继续赶路,攻占下一个郡府。

    联军离开后,沿路庄稼还不能收割,没有补给。

    经过另一郡府时,又发起攻城,一连攻打三日,僵持不下。

    路智远听从叶双恒军令,带着大部分守军和粮食,赶往第三郡府。

    叶双恒原计划,是留给东海联军一座空城,却担心他们肆意抢劫,祸害百姓,便决定让路智远再来防守。

    路智远称其为跳城防守。

    果然,东海联军见第二座郡府,依然防守严密,便又放弃,去攻第三座郡府。

    到了第三座郡府时,粮草剩下不多了。若是不在第一座、第二座郡府耽误,国内派来接应的军队,则军粮可以接济上。现在被两座城耽误了五天,粮草不够吃到归国,不得不猛攻第三座郡府。

    第一天,士卒士气不高,冲击郡府,见城头又有一四道胡须的人,手持钢叉,横扫千军,难以招架。当日的攻城无果,损失较大。

    次日,继续猛攻,上了所有攻城器械,依然无果。

    第三日,粮草彻底告罄。

    东蓬公子辛涤瑞激励军士,奋力拼杀,方能入城夺粮,回国的路,就要经过此地,夺了城夺粮,战利品,都分给战士们,还有重奖。在他的一番精彩演讲下,东海联军士气突然上升,组织了决死队,向城头猛冲。

    城头各处告急,路智远一人,不是三头六臂,四处救急,却难以周全。

    毕竟是8万对1万,敌军又急了眼。

    联军见有了进展,部分士卒,登上了城头,却见城头锅里,煮的都是树皮。守军拿出大旗,上面写着“兄弟,别攻了,我们也没粮!”

    城下军士,见到大旗所写,城头守军拿起热锅,倒下了的开水,都是树皮水。东海联军士兵见状,大失所望,士气一落千丈。

    有的士卒进攻,有的士卒饿着肚子,却不再进攻,准备去周边县镇抢掠,以救急。

    联军的指挥问题,方才暴露。

    东蓬军要攻,东莱军却要去抢掠,东吴军则要放弃攻城,三家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