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7章 朝堂纵论军事

    四月十八日,文天祥率领义军到达温州城外。

    小小的温州城在这些日子热闹非凡。

    先是老将军江万载与其子江钲、江钰、江钧、江镐等人护着二位殿下从临安出发,转战数百里,到达婺州;

    后是陆秀夫闻讯,带着数千义军一路厮杀,最后只剩下不到八百残兵,抵达婺州;

    由于伯颜为彻底断绝宋人复国之念,一路派兵追杀,江万载与陆秀夫不得不继续转战,在付出江钰、江钧及十余江家孙辈战死的代价后,剩下不到一万的禁军和四五万名百姓眷属,终于抵达了温州。

    此时,张世杰率三万士卒赶来勤王,才让两位殿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十几日后,李庭芝、苗再成从通州出海后南下,抵达了温州。由于李庭芝带来了十万扬州百姓,小小的温州城顿时拥挤不堪。

    众人知道,文天祥曾冒死去探望了太皇太后和退位的小皇帝,因此都在等待他到来后,共商大计。

    当晚,在欢宴之后,众文武齐聚一堂。

    德高望重的江万载,被众人推举坐在了首位。

    按年岁,他已年近七旬。其兄江万里,其弟江万顷,是同榜进士,兄弟三人,合称江氏三古。

    去岁官至宰相,致仕在家的江万里,因城破,与江氏族人一百余人投水而亡。江万顷被元兵捉住后绝食,也殁于狱中。

    江氏三古,只有江万载仍然在为大宋奔忙。

    他家本是儒学高门,但自小江万载孔武有力,其父祖便要求他不辍儒学,同时习武,二十岁时,他即以武职入朝,迄今已近五十载!

    本来,他也致仕多年,在宋廷倾颓,诏令勤王时,他不顾年迈,带领四子及众多孙辈,和文天祥一样募集义军赶赴临安。

    太皇太后以他老成持重,特将益王和广王托付于他,并将最后的两万禁军也交他统领。

    老将军不负所望,保着两位殿下,安全抵达温州。

    他不入主位,谁敢落座?

    “宋瑞潜江探望圣人之举,忠勇无双。”

    江老将军首先赞赏了文天祥的义举:

    “就请宋瑞再将与圣人所谈,和众位大人说说吧。”

    文天祥自然略过了与小非的相认,只是将圣人自述已经疲累的话告知了众人,大家唏嘘不已。

    “如今之计,宋瑞有何思虑?”

    李庭芝听了文天祥的劝说,带着军兵来到温州,如今在这温州,他的人马最多,说话也很有底气。

    不过,论起来,他却是权相贾似道提拔的武将,而贾似道由于兵败被贬,又被负责押送的郑虎臣刺杀,如今人人喊打,李庭芝颇感尴尬。所以,最盼文天祥到来的就是他。

    “众位大人,宋瑞见了圣人和皇上后,一路辗转,一直在试图找出大宋败亡之因。

    固有贾相弄权、吕氏叛国,更多实为我朝积弊已久。”

    文天祥此言一出,很多人脸色大变,在坐的固然没有皇室中人,但此等言论,再说下去,恐就是大逆不道了吧。

    “如今若以圣人和皇上递降表而论,大宋已亡。

    我等既然愿舍家为国,又有何事不能面对?”

    文天祥看出了众人的心思,他下定决心,今日必须统一众人的思想,否则即便他有金手指,也不一定能不重蹈历史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