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3章 安排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沈熠也算是对玄彻有了简单的了解,知道他是个好吃的人,因而在看出玄彻不甚情愿的时候,选择用临仙楼的美食引诱他。果然不出所料,玄彻立马便同意了。

    “师兄,你不是说你下山是为了保护我吗?为什么不愿意跟我去临仙楼?”沈熠好奇道。

    “师兄好歹也是道宗掌门。身为一个江湖人,要是跟宫里那位接触得太过频繁,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玄彻解释道,“最重要的是,自前朝覆灭以来,朝廷与江湖就一直不对付,要是一个江湖人选择到朝廷做官,那他就会被所有的江湖人耻笑,甚至是敌视。道宗虽然说不怕这些麻烦事,但俗话说得好,‘蚁多咬死象’,明明能避开的麻烦,为什么非要去面对呢,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吗?师兄可不是这种蠢人。”

    沈熠总感觉玄彻这话像是在暗指他,可又没有实质性的根据,只好敷衍地笑道:“师兄言之有理,我受教了!只是我不明白,江湖人入朝为官也是为了生活啊,为何要被嘲笑或是敌视,这有些说不过去啊。对了,师兄,道宗的人都靠什么生活啊?你们也不像那些和尚们收取香火钱,总不能种田为生吧,可你们也没那么多田啊,否则,宫里那位也会收拾你们的。”

    “什么‘你们’,是‘我们’,你不也是道宗的弟子吗?”玄彻不满地反驳道,“其实我们也种一些地,就在山上,但更多的是一些药田或是庄稼的试验田……”

    “庄稼的试验田?”沈熠突然出声,失礼地打断了玄彻的话,像是发现了不得了的大事。

    “怎么了?这有什么问题吗?”玄彻表现得有些茫然,不知道一块地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师兄,这试验田都种的什么庄稼啊?”沈熠突然来了兴致,急忙追问道。在他原定的“三步走”计划中,第一步是训练新军、研制军备,第二步便是发展经济、增产粮食。如今听到道宗有人在搞庄稼的试验田,这岂能不令他动心。这可真是“瞌睡给了个枕头”,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机会,他要是这样轻易错过,那可真的就是蠢到姥姥家了。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可能是稻米和麦子之类的吧,都是七师叔在捣鼓。”玄彻道,“怎么?小师弟也对这些感兴趣?可你不是锦衣玉食的侯府公子吗?为何会……”

    “师兄说笑了。即便是宫里那位,他也免不了吃饭,我怎么就不能对侍弄庄稼感兴趣了?”沈熠自嘲地笑了一声,反驳道,“史书上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由此可见,无论任何时候,百姓与粮食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若是七师叔真的能改良出增产增收的庄稼,那对黎民百姓而言,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功德,比起一心玄修,这才更令人钦佩。”

    “福生无量天尊!”玄彻很郑重地施了一礼道,“小师弟此言振聋发聩,贫道受教了!”

    “师兄客气了!”沈熠笑道,“师兄,这位七师叔如今可在山上?我能去拜会一下吗?”

    “这当然可以了。不过,七师叔出身贫寒,自幼便目睹了自家的田产被豪族勋贵强抢的画面。以你的身份,见到他之后,他怕是没有什么好脸色,到时候,你可别生气。”玄彻道。

    “无所谓的,七师叔是长辈,教训我几句也是应该的,我听着就是。”沈熠道。他这段时间越来越彻底融入宿主的身份了,对于多出来的身份也慢慢接受了。

    “那就好!”玄彻点点头,突然反应过来了,激动地问道,“小师弟的意思是要回山吗?”

    “师兄这是不欢迎我回去吗?”沈熠反问道。他已经决定好了,等找到沈烨后就转道去道宗,把宿主与道宗的恩怨解决好,顺便看看能否找到幻玉真人不愿意圣朝皇室对“降临者”动手的原因。他下意识地觉得,这里面一定还有更大的谜团。他想了许多理由,就是找不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若是不能彻底解决“降临者”的事,他就不会有一天安生日子可以过。

    “小师弟说的是哪里话,你要是愿意回山,师父在东极妙严宫也会感到欣慰的。”玄彻开心地笑道。刚下山的时候,他很担心沈熠会因为小时候的事而回避道宗,不肯回山,这才一直不敢提起此事,生怕物极必反。此刻听到沈熠亲口说起,他感到又惊喜、又激动。

    “‘东极妙严宫’?那是什么地方?”沈熠好奇地问道,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地名。

    “小师弟,你可别怪师兄多嘴,你好歹也是道宗弟子,对我道宗的事了解得也太少了些。这次回山后,你务必好好读读道宗的经藏。”玄彻有些恨铁不成钢,却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我们道宗供奉的是东极青华大帝,即民间百姓所说的太乙救苦天尊。‘东极妙严宫’就是东极青华大帝所居的神界宫殿。师父是授过箓的道士,羽化后会有三官证功德,功德圆满者即可去东极妙严宫,成为仙官,随侍东极青华大帝。这下你明白了吗?”

    沈熠尴尬地笑了笑。前世的他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算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对于这些神仙鬼怪之事不甚了解,后来在图书馆看书时也在尽量避免这一方面的知识,故而对此知之甚少。此刻听玄彻提起“东极青华大帝”,稍微思考了片刻,脑海中便逐渐浮现出了这位在道门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大神的相关知识。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居住在“青华长乐界”的妙严宫,统领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握三界救苦之事。相传他乃九阳之精所化,出于始青之炁,是先天之灵,具有无上的慈悲心,于无始劫前便救苦救难,故而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感、救苦救难。对于那些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他会“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因而在民间百姓心目中有深厚的信仰基础。

    “师兄,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沈熠道,“你也知道,我那时候的记忆有点问题,故而一时没想起来,现在已经想起来一些了,我还会背‘青华宝诰’呢。”

    “是吗?”玄彻的脸上满是不信。沈熠刚才可不像是没想起来的样子,更像是一无所知。

    “不信是吧?那我就给你背一遍,你可听仔细了。要是有一句错漏,我就将此宝诰照抄十遍。”沈熠傲娇地哼了一声,开始背道,“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十方化号,普度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玄彻安静地听着沈熠背完,默默地念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像是相信沈熠的鬼话了。

    “师兄,怎么样?这下该相信我的话了吧?”沈熠眉毛一挑,嘚瑟地问道。

    “小师弟天资聪颖,师兄佩服!”玄彻称赞道,“不知小师弟打算何时回山,师兄也好提前吩咐下去,让山上的人安排好吃住的地方,以防到时候准备不周全,怠慢了你!”

    “师兄这话可就折煞我了。”沈熠苦笑道,“师兄方才也说了,我也是道宗弟子,回山就跟回家一样,有什么好准备的,又何来‘怠慢’一说。师兄以后还是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至于何时动身,现在还不好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们先去东境找到我大哥,再转道回山。”

    “都听小师弟的。”玄彻憨厚地笑道。对他而言,沈熠能够答应回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至于什么时候回去,与这件事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故而也就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