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第 47 章

    确实,半年多没见,不但他这个人长什么样胤祐已经记不清了,连他的声音胤祐也想不太起来。他能记得有曹子清这个人其实就已经很不错啦。

    胤祐的耳朵动了动,赶紧回过身来,他又把周围几人看了一遍,小脸上仍旧一片茫然,其实连说话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曹寅“”

    谁能告诉他,皇上为什么要带一个傻孩子出门

    康熙仍旧在众多官员的簇拥下,一一了解江宁乃至整个江南省的工作情况,太子也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这是他作为国之储君,难得的实践学习机会,了解皇父在巡视过程中最关心什么,询问官员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在官员不愿透露实情的情况下,要通过哪些途经去深入了解。了解实情过后要如何处理善后

    这些东西听起来就不容易,学起来更难,也就是太子从小耳濡目染,已经建立起了治国理政的思维模式,要换了胤祐这个小傻子,他只会问诸位大臣今天吃什么,要去哪里玩

    胤礽也不过虚岁十一,却已经开始承担治理一个国家重任。

    刚满周岁他就被立为太子,汗阿玛虽然对他宠爱至深,但在课业上也比其他兄弟更为严格。他没怎么体会过无忧无虑的孩童时光,不过现在让那颗小团子替自己体会一遍倒也不算太亏,看着他每天自由自在的玩耍,无拘无束的度过童年,自己仿佛也能体会那样的快乐。

    想起小团子,太子左右看了看,人又不见了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出城前来接驾的队伍足有上千人,大家一排一排的站着,黑压压一片,哪能看清楚谁是谁

    胤祐想了想,决定叫一声试试,于是他压低音量,试探着喊了一声“容若”

    “”

    曹寅不可置信的等大了眼睛,他没听错吧,这小家伙竟然在他面前喊了声纳兰。

    他竟然叫的是容若

    曹寅不由得心里一片寒凉“小家伙在这儿找了半天,原来找的不是我,是找容若。行吧,在他心里容若始终比我重要。”

    殊不知,他不在京城这大半年中,总是纳兰陪着胤祐,又或者说,总是胤祐陪着纳兰,小家伙刚才只是下意识喊了声“容若”而已,其实心里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子清。

    于是,小家伙立刻用手捂住了嘴,圆溜溜的大眼睛左右看看,默默在心里祈祷“子清没有听见,子清什么也没听见。”

    可这时候,曹寅已经将头转向了另一边。

    然而站在他身旁那个人,一听到“容若”两个字耳朵就竖起来了,四下张望,眼神中满是热切,仿佛容若于他而言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的人,恨不能冲到皇帝身边去寻他。

    胤祐没找到曹寅,却被这个人听到“容若”二字时的夸张反应吸引。他抬起头来仔细打量那人,是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人,衣着甚为朴素,看起来年纪有些大了,下巴上留着胡子,脸上有许多皱纹。

    胤祐被他这种焦急又望眼欲穿的状态惊着了,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这时候曹寅又转过头来,不动声色的拉了那人一把“急什么,他人已经来了江宁,你还怕见不着”

    那人仍是伸着脖子四处张望“早知他会来,前几日我就该回无锡去,说不定已经见着了。”

    “你这不是刚从庐州赶过来吗能见着就不错了,管他是在无锡还是江宁。”

    这声音胤祐越听越耳熟,立刻就将旁边那个中年书生抛在了脑后。他歪着脑袋仔细打量说话的人半晌,这才看出些端倪来。

    或许是印象中曹寅总是穿着那一身侍卫服,整个人看起来身姿挺拔,玉树临风。归家半年,丧父的悲痛加上打理丧事,还要处理家中一应事务,让他看上去憔悴了不少,穿一身布衣,往那一站,瘦骨清像,别说胤祐,就是康熙站在他跟前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以他和圣上的关系,理应站在队伍的最前方迎驾。可是他如今丁忧在家,无官无职,虽然代替父亲打理织造署的事物,但毕竟不是织造署的官,不便与那些外廷大臣站在一起,自觉的找了个角落位置候着。

    “子清”胤祐忍不住喊了一声,“我终于找到你啦。”

    听他说了这几句话,又打量半晌,胤祐总算将他认了出来,也喊对了名字,兴奋之下,直接扑了过去,又在他跟前停下。

    可是曹寅并没有身上,就那么凉凉的看了他一眼,又将头转向了别处。

    胤祐“”

    他记得,以前自己扑过去,子清一定会稳稳地接住他,将他抱起来。

    可是现在,子清竟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有蹲下来,也没有要抱他的意思,甚至连动动手指都没有,还故意将头转向了别处。

    胤祐既委屈又生气,嘟起小嘴看向曹寅“你没有良心,我这么远从京城跑来江宁看你,你都不肯抱抱我。”

    曹寅“”

    曹子清万万没想到,有些人竟然还学会了恶人先告状,究竟是谁没有良心

    说什么这么远从京城跑来江宁看他,结果在他跟前来来回回走了两趟也没人出他来,不仅如此,自己都已经主动跟他说话,他一开口叫的是容若。

    就这个表现,还想要抱抱,当他曹子清是什么人,说抱就抱,这么没有气节的吗

    胤祐已经举起了手臂,脸上却还是一副色厉内荏的模样。见曹寅不为所动,他继续说道“你抱抱我,我就原谅你啦”

    曹寅咬牙“你不要原谅我,我也不想原谅你。”

    胤祐皱起眉毛和鼻子“你真的不想抱抱我吗”

    曹寅扭头,口是心非的说道“一点也不想。”

    “那好吧哼”胤祐上前一步,“那我抱抱你吧。”

    说着真的就一把抱住了曹寅的腿,脸上的表情颇有些满足“终于又见到你啦”

    刚才那个探着身子寻找容若的中年人,也被他俩的对话吸引,看着眼前这个小娃娃,长得粉雕玉琢,说话却不拘一格,大胆又有趣。

    “荔轩,”他问曹寅,“这是谁家小儿”

    曹寅看他一眼,非常自然地突出三个字“我儿子”

    那人一惊,脸上写着“我把你当兄弟,你为何把我当傻子”。随后诧异的问道“曹子清,你活腻了。你儿子竟敢着五爪蟒袍”

    这一路过来,大小官吏都在城外等着接驾,康熙到达江宁之前就换上了朝服,皇贵妃、太子和七阿哥也跟着换了衣服。

    “知道你还问。”

    小家伙就像一块牛皮糖,粘在他腿上就扯不下来,曹寅干脆将他抱起来。

    大家都候在这里迎驾,规规矩矩的站着,生怕动作大了惊扰了圣驾。没想到,竟然有人胆大到抱了个孩子。

    于是,大家都在忍不住张望,想看看这个人是谁。

    曹寅抱起胤祐,高大的身形将他遮挡住,不叫其他人看到。

    他又往正前方看了看。他个头长得高,挺直腰板就能越过众人头顶看到最前方的情形。

    康熙将其他人遣到一旁,只留下两江总督一个人说话。

    自今年四月于成龙去世之后,刚刚调任江苏巡抚的王新命擢升为两江总督。

    无论是对他这个人,还是对他的功绩康熙都不是很了解,此刻一边缓步往城内走,一边与他闲谈。

    皇上走在最前面,其他人便也依次跟着进城。

    曹寅抱着胤祐避开人群,站在角落里,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这都大半年过去了,怎么一点也没长高”

    “长了”胤祐反驳道“就是长得不多而已。”

    曹寅点点头“确实不多,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胤祐嘿嘿的笑“那你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曹寅从善如流的自我反省“或许是我这些日子操劳过度,目力有所不及,看不出来。”

    胤祐捧着他的脸左右看看“你瘦了好多,我都没认出来。”

    曹寅笑,又把刚才那句话还给他“你也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

    胤祐皱起眉头,又仔细打量他,见他眼窝和两颊略微凹陷,不只是消瘦,还有几分憔悴,便问道“子清,你这些日子是不是过得不好呀。”

    曹寅腾出手来摸了摸自己的脸“看得出来”

    胤祐点头,又摸了摸他眼睛下面一圈青紫“好像被人打过。”

    “”

    曹寅拍拍他的小屁股“你会不会说话,我只是这些日子休息不好。”

    胤祐问“那你为什么休息不好”

    曹寅苦笑“只要我闭上眼就想起我爹,想起他临终前留给我的那些话。”

    “你爹”胤祐还说不是很了解汉人对父母亲人的称呼方式,在正式场合康熙要求他的皇子们以汉人的方式称呼他皇父,胤祐极少这样称呼阿玛,他以为那就是汉语称呼阿玛的方式。

    曹寅解释道“就是我阿玛。”

    小家伙又问“他怎么了”

    “他去世了。”

    “噢,这个我知道。”一开始胤祐对于生离死别并没有什么概念,后来才渐渐明白,生离或许还有再会的那一天,死别就是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再也不会回来。

    “我是说”胤祐回忆了一下他刚才用的那个词“你阿玛你爹临终前对你说了什么”

    曹寅再次苦笑“他把整个曹家交给了我。”

    不得不说曹玺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非常了解,却又充满远见,曹寅的兄长是孙氏嫡出的长子,又先后为他生下两个孙子,理应继承家业。

    但曹玺在弥留之际却将整个曹家交给了曹寅这个无妻无子的庶子,要他为嫡母孙氏养老送终,照拂兄长一家。

    这是父亲的遗愿,曹寅不可能违背,于是单身汉忽然就背负起了养家的重任。

    胤祐既不了解曹家的情况,也听不懂曹寅这话背后的心酸,但他感觉得出来,现在的子清一点也不像在宫里时候那般恣意和潇洒。

    他伸出手,抚了抚曹寅的眉心“我怎么觉得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曹寅惊讶于他的敏锐,超强的共情能力大抵也是一种天赋“哪里不一样了”

    胤祐回忆了一下他以前的样子“没有以前那么那么”

    他说不上来那种感觉,以前的曹子清虽然已经二十好几,但身上仍然保有那种少年气,热爱吟诗作画,结交文人雅士,无论身在市井还是宫廷,谈笑间总是快意且从容。

    现在的感觉反而有点向当初的纳兰,却又和纳兰不太一样。

    “七阿哥”

    曹寅抱着胤祐,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往城内走去。正在此时,不远处却传来李熹喊胤祐的声音。不一会儿,人就到了他们跟前。

    李熹跑得气喘吁吁,显然是急坏了,脑门上都是汗,随手擦了一把,埋怨道“哥儿你又乱跑,可是让奴婢好顿找,娘娘都急死了。”

    胤祐吐了吐舌头,开始冲着李熹撒娇卖萌“熹姑姑别生气,我只是来找子清了。”

    李熹又看了一眼曹寅,迅速移开目光“快跟奴婢回去吧,一会儿娘娘该打你屁股了。”

    一听到额娘要打屁股,胤祐立刻老实了。他先是向李熹伸出手,李熹正要抱他,小家伙又把手缩了回去,搞得李熹一阵尴尬,蹙起眉头,不知怎的,忽然就脸红了。

    曹寅也没有盯着人家姑娘看的道理,于是只能扭过头去都怀里的小家伙“怎么,七阿哥这是舍不得我了”

    “是啊我好不容易走了那么远的路,去了那么多地方才见到你,当然舍不得与你分开。”

    胤祐从来不懂得扭捏和含蓄,他对别人的喜欢都是直抒胸臆的表达,搞得人家措手不及,感动之余又叫人忍不住心跳脸红。

    这时候,康熙身边的顾问行带着一队小太监四处在找人,好不容易趁着周围的火把还没熄灭,看到城墙边上的曹寅“曹佐领,赶紧吧,皇上正宣您觐见,快过去吧,别让万岁爷等急了。”

    于是,曹寅只得将怀里的小娃娃交给李熹,自己跟着顾问行去见康熙。

    胤祐来到皇贵妃身旁,小心翼翼的跟在额娘后面,大气都没敢喘一下,生怕自己的屁股遭殃。

    皇贵妃其实一直都有留意他的去向,知道他去找曹寅,这才没有管他。

    只是皇上正往城里走,她也不得不跟着,便只能叫李熹过来寻人。

    皇贵妃往后看了一眼,见他屏气凝神的站在自己身后,目视前方,看起来又乖又专注,摆出和太子同款认真脸,其实从他的目光就不难看出来,小崽子已经开始神游天外。

    曹寅被顾问行带到康熙跟前,跪下向圣上行礼“奴才恭迎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也半年没见到他了,现在乍一见到也差点没认出来。自打曹寅十六岁进宫担任他的銮仪卫,他们二人朝夕相处十年有余,这还是第一次分别这么长时间。

    康熙本想训他两句,自己到江宁这么半天,他倒是半天不露面,跑到角落里去藏起来,还得皇上亲自派人去寻。

    可见他消瘦憔悴至此,倒是不忍心了,赶紧弯腰伸手去扶他“免礼吧。”

    曹寅站起来,躬身低头,很是乖顺的站在一旁,等着听身上有什么吩咐。

    “时辰也不早了,起驾,先去行营。”

    皇上来到江宁,无论是内廷外廷,自然有不少官员为他打点。

    康熙却把王新命等一众外臣叫来跟前“朕此次南巡一应花销都由内务府承担,不花老百姓一两银子,你们也别费这个心思。”

    他看了一旁候着的曹寅一眼“在江宁这些日子,行营就设在织造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