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词云:鼓角翻江,旌旗转陕,益州千里云昏。有客哀时,江头自拭啼痕。谁知铁马金戈际,共闲宵,细雨清樽。喜风流词笔,人间玉树还存。是非成败须臾事,任黄花压鬓,相对无言。虎战龙争,几人喋血中原。莫随野老吞声哭,纵眼枯,不尽烦冤。付驿亭落花,他年此际消魂。——调寄《高阳台》

    这是1911年辛亥年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端午桥的总文案夏受田和端方入四川路过永川时填的一首词。副标题叫:题永川行馆。

    话说庚子拳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宫西狩,驻跸西安行在。端方时任陕西布政使,迎鸾护驾,很会当差。时方夏日,西安天热,慈禧老佛爷想喝冰镇酸梅汤。端方便着属下想法,一个陕西本地人告诉他,西安百里之外的太白山一古洞内有万年不化之冰。此冰生于天地造化之时,最是纯粹,人若食之可身轻体健,延年益寿。那练功修道之人食之,除功力增加百倍之外,得道之人还可白日飞升。但要下得古洞取冰,需用宝物祭祀守洞的金龙,方能取冰;否则,取冰之人枉丢性命。你如用枪炮去打轰那金龙,金龙固然腾飞远避,但那冰也不能食用了。所以从古自今,并无一人食得那稀世之冰。

    端方将此事奏明太后,那慈禧听说有如此绝品,她是个骄奢之人,那里肯放过这绝世口福,便随手取下手腕中的一串碧玉珠子,说道:"将我这串珠子去祭祀那孽龙总可以了吧!""嗻!"端方退下后,立即组织人马,打造工具去那太白山古洞取冰。

    那冰取来后,行在御膳房做成酸梅汤,慈禧饮后感觉果然是沁人心脾,绝域佳品。心中大喜,随手就将祭祀金龙的碧玉珠赏给了端方。端方感慈禧太后的恩宠,将这碧玉珠须臾不离身。当差更卖力,又在行在打造了一间冰室,每日着人用车连夜将冰运来,镇在冰室之中,慈禧太后居住其中甚是凉爽舒适,多余的冰又做成各种饮料供行在的大小官员、太监宫女饮用,讨得上下都欢喜,人人称赞端方会当差。

    后来端方在四川资州(今资阳)遇害,这碧玉珠便流落到了四川。由此引出一段传奇,听在下慢慢地道来。

    川人喜喝川西南山野间产的茉莉花茶。这茶可以说是色、香、味、形都具备。当沸水冲泡一会儿之后,揭开茶盖,就会清香扑鼻。泡茶的茶具一般是三件为一套:茶盖、茶碗、茶船子(茶托),俗称"盖碗茶"。茶桌大多是小方桌、小长条桌、或小圆桌,坐的是有靠背和扶手的竹椅,无论正襟危坐或斜倚靠背都舒展自如。

    绵竹县东门大桥傍有一家"饮涛"茶馆。茶馆临河而建。临河一边是半边吊脚楼,正门朝往半边街,因一边是河,一边是街房,马路在二者中间穿过,故称作"半边街"。从马尾、汉旺山区流下的河水从大河半个多月下来,在"饮涛"茶馆书场还是很卖座的。茶客都是"老书迷",哪一部书没有听过?今天哪个动刀,明天哪个人头落地,书中的枝枝叶叶,那些书迷都是心中有数的。正书说得好,还要插科打诨给茶客书迷提神,寓嘻笑怒骂于稗官野史之中。于是半截在绵竹县城名声大噪,于西门上也是说评书的艺人"潘三俠"并称为:东杨西潘,俨然是杨家将与潘仁美对阵。流到清道乡进入射水河,最后汇入石亭江。

    由于"饮涛"茶馆在城乡结合处的东门河边,一天里面闹哄哄的。烧烟赌钱、编方打条说烂事的;陪嫖伴赌、看相算命合八字的三教九流的人进进出出,很是热闹。到了晚上附近的手艺人、小商小贩一天的工作完了,则到"饮涛"来喝茶听评书。说评书的艺人外号人称"杨半截"。因为他说一部书经常不说完,又开始从头说另外一新书了。所以听评书的茶客给了他这个外号。其实是茶客并无贬义,只是由于国人爱给人起绰号的原因。

    杨半截原是清末的一个秀才,好博览,对历史掌故颇为娴熟,历代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皆下过苦功。清廷废科举之后,遂在乡下做塾师。后遇一评书艺人在他教书的乡场茶馆内说书,他夜晚学生放学回家之后,闲暇无事则去场上喝茶听书,得以相识,倾谈之下,二人极为相契,遂成莫逆。那评书艺人遂将说书要窍、"十阵条"、"文案"、"武案"等尽情传授于半截。半截受教之后,朝夕简练揣摸,刻苦用心,乃得说评书的奥秘,遂不再做塾师,而以说评书为生。

    刚开始,他只敢在偏远的乡场上说,混口饭吃。直到把一部"看家书"说得滚瓜烂熟,自信在书艺上有了两下子,才敢进绵竹县城登台亮相。

    半个多月下来,在"饮涛"茶馆书场还是很卖座的。茶客都是"老书迷",哪一部书没有听过?今天哪个动刀,明天哪个人头落地,书中的枝枝叶叶,那些书迷都是心中有数的。正书说得好,还要插科打诨给茶客书迷提神,寓嘻笑怒骂于稗官野史之中。于是半截在绵竹县城名声大噪,于西门上也是说评书的艺人"潘三俠"并称为:东杨西潘,俨然是杨家将与潘仁美对阵。

    杨半截说评书善于"嵌瓤子"(加内容)。评书的具体内容分为"文案","武案"。说"文案"时,为了吸引茶客听众,他就插入不少笑话,把七十二行都讽刺挖苦个遍。他通达人情世故,各地风俗,熟悉掌故,随时都在穿插,随时都在添加,能使听者忘倦,把一段短书说个几天几夜。

    例如说"武案"中的"摆阵",往往会说两三个月。他为了吸引听众,只要摆了阵,既不是一字长蛇阵,也不是八门金锁阵。而是一些听着神秘可怕、仿佛威力无穷的名不见经传的冷僻阵名,如《后东周列国》的"五雷阵",《封神演义》的"十绝阵",《三俠五义》的"铜网阵"等。摆了阵就有打阵,开始打阵的,如不是被杀祭阵,就是陷阵被困。陷了阵就得破阵,破阵就得借宝、搬兵、请将。这样一来,就得各路派人。各人上路又有各人的遇合,不是投宿遇美,打擂成亲;就是打店收将,或遇异人。经他这样七拉八扯,"嵌瓤子",从摆阵到破阵,一两个月的书钱,也就到手了。

    但他这样"嵌瓤子",差点挨打。有次说女扮男装的孟丽君被脱靴的故事,情节本来无多,被他"嵌瓤子"说了几天,都未脱得下来。这听评书中有一士兵,因为为听评书,私出营门被打了军棍数次,是夜当杨半截开讲之时,忍不住忿忿然怒目质问,究竟多久方能脱下?几奉杨半截以老拳。一时成为坊间趣闻。

    说评书还要讲究"编得圆",也即是没有漏洞。杨半截初说书时就出过一次"拐"(錯):一次说书中一个秀才、一个和尚、一个郎中、一个小贩坐下来打麻将。秀才脸朝南,和尚脸朝北,郎中脸朝西,小贩脸朝东。四人虽说才拜过把子,往牌桌上一坐,赌博场中无父子,此刻那论得结义兄弟,哄吓诈骗,什么手段都使上了??。说完之后,杨半截进茶馆的柜房宽衣喝茶,准备略事休息之后打道回府,一个老头柜台外叫道:"杨老师,老头有话请教!"杨半截将老头让进柜房,自然洗耳恭听。老头问道:"你刚才讲四个把兄弟打麻将,脸朝着东南西北,是不是?""是啊!""请教杨老师,你在哪家的麻将桌上看过这种坐法?""这个??""麻将桌从来都是点角摆放,打麻将的人都是脸朝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因为堂屋里财神菩萨神像的方向是正的,财神菩萨发的是‘正财’,而打麻将的发的是‘偏财’。‘偏财偏坐’,所以麻将桌子不兴正摆??"

    杨半截抓头了,老头说得对啊!打麻将的习俗的确不兴正向坐,都是偏向坐。老头听得细心,说得有理。杨半截连忙双手一拱:"你老说得对,学生受教了!请受学生一拜!"说着就向老头一个长揖。接着又说:"如蒙不弃,请你老和学生去对角酒楼吃个小酒,学生还有许多不明之事还要请教的!"老头自然高兴,道:"我非将你军,实乃爱你艺,不忍你‘出拐’,才不揣冒昧,倒要请你谅解!"

    自此以后,杨半截虚心学习,不再"出拐"了,说书时"编圆"了的,不唯刻画入微,而且比喻引证,合乎人情,纤微细节也不放过,确乎"天花乱坠",神乎其技。

    评书说到正热闹之处,万老狗就端着土盆子挨个向茶客收书钱了,这是书场的规矩。

    茶客进茶馆先是只给茶钱。这给茶钱还有讲究,茶客一进门,如果座中有熟人,便对?倌喊道:"张大爷的茶钱我开了!"喊的人多表示张大爷很有面子。其中有真喊,或僅为表示打招呼的喊,这就要考?倌的眼力了。你如果当真去收那假喊的人的钱,背后是要挨骂的。另外因为老茶客是天天要来的,所以天天都有这套程序,?倌是不能老是收同一个喊代开茶钱的人,不然的话,也是要挨骂的。当然,被开茶钱的人他也是知道亲疏,一般是坐到代开茶钱人的座位上。下次则由自己代开茶钱。这套虚假的程序茶客、?倌都了然于心,表演熟练。

    收听评书的钱则只须万老狗走到面前,直接朝他端的瓷钵钵丢几个钱,茶客则很少推让,怕假客气影响别的茶客听书,就是要代开,也由代开人直接丢进去就行了,被开的人略示谢意即可。万老狗眼睛贼精,茶客丢多丢少,看得清清楚楚,口里说道:"丢多丢少不论,谢了!谢了!"但茶客心里都有底,最低五文,不得少于这个数目,少了,有可能要受他的挖苦刻薄话;多了他则高声向全场报数:"张大爷,二十文!""李管事,二十五文!"企求别的茶客仿效。张大爷、李管事听了则脸上有光,觉得自己有面子。

    万老狗收完钱,把瓷钵钵往评书桌上一顿,表示今天收了多少钱,你先生看到了,散场后当面析帐分成,免得你先生疑心我背后昧钱。还有一层意思是:钱收的多少,是茶客对你说书先生今天说书的评价,收得多,继续努力;收得少,更要努力,免得砸了饭碗!

    除了给钱听书的,还有听"霸王书"的。听"霸王书"就是不给听书钱,也不喝茶,只是站在茶馆门口听的人。这些人大都是些学生、学徒,哪里有听书钱。这些人每天晚上把茶馆门外围个里三层外三层。遇到心里不爽,杨半截就拿这些人开涮。引得茶馆内的茶客和外面围着听"霸王书"的一阵哄笑。大家都知道他并没有恶意。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冬天冷、听"霸王书"的就要慢慢的侵进茶馆内,此时杨半截和茶馆老板万老狗并不赶走。因为该来的茶客基本都来了。这些人进来并不会减少今晚的茶钱收入。但进来的人并不会去坐那些剩下的空椅子。彼此都有分寸。

    万老狗并不老,三十六岁。只是看起来显老,所以得了这个绰号。万老狗从他爹手上接了这个茶馆,和娘子凤娟娟、三岁女儿万荷、母亲万冯氏四人。这凤娟娟有几分姿色,平时坐在柜台擦茶碗、给茶碗分抓茶叶。掺水烧水请了两个茶役。万老狗则内外招呼照应、交际应酬。万冯氏则照看孙女万荷。一家人日子过得小康恬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