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章

    这猜测也不离谱。这李老师姓李名少华,湖北麻城人氏。早年在武当山学艺,拜紫霄宫混元大师为师。洪杨事起,即拜辞师傅下山,参加太平天国,立誓要拻复我大汉河山。后辗转为翼王石达开八大卫士之一。天京事变后,随翼王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据骆秉章奏稿有三四万人。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驻扎老鸦漩,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在大渡河东线防御的清兵来到对岸,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清军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编,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后来,两千人中有七百人过河,遣散或被杀。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

    翼王八大卫士有两人随翼王一起在成都就义。还有四人战死于乱军之中。剩下两人杀出重围,一直尾随押解翼王的车队准备伺机营救,因清军防守太严,一直到了成都都没法下手。后来翼王英勇就义,二人无奈,只好就近投奔灌县青城山全真观混元大师的师弟清虚道长隐姓埋名,以图拻复。这两个翼王的卫士,一个就是那青城山老道壶中仙;一个就是李老师。这二人在山上修炼一久,壶中仙就渐渐忘了本来面目。经常夜深人静之时,利用自己的轻功,潜入附近州县大户人家的深宅高墙之中,去yín汚别人的妇女。李老师见状,也曾规劝阻止过。壶中仙只是不听。被壶中仙yín汚的妇女如果当时喊叫则有性命之忧。如果被人知道,名节有亏,则也只有一死,以全名节。故被他yín污之后,也只能隐忍不发。故壶中仙频频得手,胆子越来越大。一日他从灌县城关过,见西门上孙裁缝的娘子有小巧玲珑,有几分姿色,便动了yín心。按说江湖中的釆花yín贼有一条规矩,就是不在本地做案。这壶中仙按耐不住自己的yín心,也不管什么江湖规矩了。那天晚上他换了夜行衣靠,运动轻功飞上灌县城墙,飘落西关。青城山全真观的道众晚上都各自练功、吐呐修为去了。谁也不知道壶中仙出去**去了。

    壶中仙一个爬壁如画纵身跃入孙裁缝院内,然后贴地一趴抬头四望,见四周全无声息,只有后院小楼有灯光。他想那孙裁缝娘子定在后院楼上。一个鲤鱼打挺起来,运用轻功飘上厢房屋檐,然后轻舒猿臂搭住楼房栏杆,轻轻落在小楼走廓上。壶中仙轻轻贴进窗户,用舌头去舔窗户纸戮出一个小洞,然后用眼透过小洞往里一看,只见孙裁缝娘子脱了外衣,只穿一件水红色抹胸,两条白玉似手膀娇弱无力的正在退去月白绸的裤子,一双三寸金莲已洗得白生生的。壶中仙不觉看呆了。这时孙裁缝正端洗脚水出来,开门突见一黑影在窗户前偷窥,大吃一惊,不觉将手中洗脚盆落下。好在那洗脚盆是木头的,声音并不响亮。但也惊动了坐在床沿上的孙裁缝娘子,便娇声问道:"盆子打烂了?"壶中仙一见伸手一点、一个点穴法将孙裁缝定在门前不动,然后一脚将其踹开,自己跳进房内道:"小娘子、是我!"那孙裁缝小娘子见状,浑身如筛糠说不出话来。壶中仙见了更觉小娘子楚楚动人,便道:"小娘子如依了我,定有你的好处。"说着将一封银元放在桌上。"如不依我,老夫便结果你丈夫!"说着他用刀向屋外一指。小娘子早就吓得晕了过去,瘫在地上。壶中仙将刀含在嘴里,伸出双手将小娘子抱上床,然后将刀放在桌上,正准备脱衣行其好事。突听背后一声音冷冷说道:"师弟、你也不怕拉命债!"壶中仙一听知道是师兄李少华来坏他的好事,不禁恼羞成怒,恶向胆边生,随手拿起桌上的刀,一刀向李少华刺来。李少华侧身闪过,一剑封喉而来。壶中仙在桌子上一滚让过这一剑,顺势跳至门外。两人便在楼上一剑一刀的打了起来。刀剑的踫撞之声,早巳惊动院子里的人,众人拿起锣鼓一敲,左邻右舍都敲了起来。街坊团练所见有匪警,忙拿了土枪出来,朝天乒乒乓乓的放了几枪。整个灌县城关都闹炸。到处都是虚张声势的喊:"逮到!逮到!在这!在这!"李少华和壶中仙一看不对劲,也怕被土枪乱枪射中,两人运动轻功,跳上屋脊,飞上城墙,飘至城外荒郊野外继续打斗。这壶中仙一心想结果李少华,恨他多次规劝阻止自己,今夜又坏自己好事。结果他性命之后,自己以后好随心所欲,再无人阻止自己了。所以他对李少华下了狠手、招招致命。李少华也不敢轻心,使出浑身解数来应付。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一人跳进圈子、略一出手、未及三个回合,两人刀剑都被震落在地上。二人定睛原来是师叔清虚道长,二人赶紧跪下。原来清虚道长晚上练完功之后都要到各处寮房察看一下,看有没有入功之后出不来的道徒。今晚已是后半夜了,不见了壶中仙和李少华二人。又听见灌县城关方向枪声响起,呐喊声不断。心知有事,便运起轻功到灌县来察看,在此遇见二人斗得正酣,便出手制止,遂问原委。李少华将壶中仙釆花行yín、坏人名节之事一一说明。壶中仙无言以辩,只是伏地嗑头,口称请师傅饶恕。清虚道长闻言大怒,随手一个仙人摘桃便废了壶中仙的人伦。然后将壶中仙押回青城山打入后山洞中关押起来。同时责怪李少华不早报告自己,有欺骗师叔之罪。将李少华逐下青城山。李少华也很愧疚,觉得自己为了翼王的英名,包庇壶中仙,以至养痈遗患,铸成大错。也只得下山而去,隐姓埋名在成都做了一个账房先生,以延残年。

    这壶中仙近日因清虚道长羽化,众道放松对他的看管,故逃下山来找李少华寻仇。他早就知道李少华在成都东大街"茂源"绸缎铺当账房先生。因为有青城山的道士下山到成都化缘看到过李少华,回来在洞外闲谈时被他听见,记在心里,这次逃了出来就到"茂源"来寻仇。但他在"茂源"被李少华运用内功将他也运用内功定住的锡酒壶轻轻拨出两丈开外的街沿上,知道李少华这些年的武功并没有废弛,不敢硬来,就只好离去,容后再图。

    李少华下山到成都做了账房先生。好在辛亥鼎革、君父大仇已报,李少华也就与世无争了。不想壶中仙器量狹窄并不放过。李少华还是怕同门相残。当初天国的大好形势就是内部火拼葬送了的,所以翼王为了避免火拼才远走川滇。作为翼王的卫士,李少华深知这一点。故决定离开成都,回湖北武当山。避开壶中仙寻恤,以免同门相残,让外人笑话,给翼王丢脸。

    所以李少华飘然一身买舟东下,回湖北武当山而去。在舟中李少华想到自己十四岁参加太平军,十六岁随侍翼王、十八岁时翼王遇难,(186年)距今已有五十余年,自己也是一望七老翁了。太平天国的事业影响自己一生。在归隐山林之前决定到南京去看看,凭吊当年的古战场,也算是对死难太平军弟兄的怀念,也算是对自己那段历史的一个总结。故船到宜昌,他并不下船,而是加票钱到南京下关码头舍舟登岸直接去了南京城内。

    这壶中仙当初是被清虚道长用内功废了人伦,并非断其命根。只是用内功锁住了他经路脉络使其不能行yín而巳。他被关押在青城后山洞中,门外每天有两个道士轮班看管。清虚道长又每夜练完功后前来巡察。根本无逃跑出去的机会。以他的本事要想打出去更是妄想。清虚道长的本意是要他在洞中反省。因是同门中人,有师徒之情,不忍要了他的性命。关起来不给青城山丢脸就是了。这壶中仙在洞中无事也就每日练外功、习内丹、修吐呐导引之术。时间一久这大小周天、任督二脉俱被他打通。这行周公之礼的人道也自然被他打通。只是没法出洞釆花行yín而巳。这清虚道长羽化之后,看管他的老道慢慢也就松懈下来,也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律条关在这里。渐渐的壶中仙就可以出来和众道同参三清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壶中仙趁众道不备,从后山运动清功潜逃而去。他白天游走于场镇水陸码头,靠测字算命骗几个钱财维持日常开销。夜晚则运动轻功跑到远处州县去**行yín,做下几宗重案。时间一久江湖上纷传有一骚道人专在夜间潜入百姓人家釆花,闹得惊动官府发下海捕文书,画影捉拿他。壶中仙感觉如此下去终非长策,便决定先到成都找李少华报了仇再说。结果一看李少华功夫不减当年。他不敢造次,便离开"茂源",只是在附近注意李少华的行踪。第二天他在暗中见李少华要走,便在一个幺店子剃了头发和胡须,弃了道袍换上一身平民装束,一则避开官府画影捉拿的麻烦,二则不易被李少华发现。他当晚又潜入一大户人家,只是此次没有釆花,而是盗取了一些钱财做路费开销。就这样壶中仙尾随李少华到了南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