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分卷阅读(1)

第七章、豪气!侠骨柔情震九州─现代风尘三侠之章(一)‘腰缠千万贯,骑鹤上扬州’,何等豪情!古代侠士,任使风发,义气干云。见诸武侠小说,侠客非得武功高强过人,尚且需有特立独行之个性。司马迁公着‘史记’,其中‘刺客列传’,首推为燕太子丹出力刺秦之荆轲,那过易水不返之态势,真个慑人心魄!

作者佚名之‘髯客传’,把江湖儿女之爱恶情仇,以短短篇幅深刻描绘,三位要角的性情跃然纸上。红拂女之青眸慧眼、敢于示爱;髯客的大方慷慨、气度非凡;李靖的面目反倒模糊起来。后人称这篇列传中之三人为‘风尘三侠’。该是敬重于人物之清淅知性。

侠,不应只以武力服人、助人。仗义输财、解人危急者,亦可曰侠。管道不同而已。身护和氏璧之蔺相如、食客数百之孟尝君、力拔山河的张懿德、仁义流芳的关云长,不论或武或文,皆备侠者风范。

故,力不过侠之形;心,方是正道侠义之士的原动力。否则,伪君子之流,连金庸先生笔下的任我行都不如!

今不如昔。时代在进步,人心却一直倒退。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劝诫警语,说明了人心叵测,难以忖度。一层层的面具,封闭人们彼此间的距离,掩盖自我。谁都不相信谁。隔阂,险诈。古道热肠反而少见。古侠义之风何在?

武侠小说之所以风靡。归功于作家幻想出之世界引人遐想。但流露出之讯息,不正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空虚之馀,拟古而自醉吗?大家不妨打开心扉,爱人、关怀人,做个真正的‘侠士’吧!

好了,话题到此,进入正文。

中国甘肃。兰州市郊廿华里。西元一九九九年一月。一片土原。

严冬。由西伯利西及外蒙吹啸来的北风,刺骨之外,未免凄楚。

解放军西北司令部辖属第二三九师,配赋装甲联兵。缓慢的行进。师长王秉智亲自督阵,一百四十华里的大行军。中国自后邓时代来临,沿海之自由开放风气,波波涌至内陆。人民有万元户,军队造百年业。求新、盼进化。

师长为求经济来源,铤而走险。除正经的农、牧自给,偶会贩卖军火给黑道的单帮或烟毒走贩,美名赚外快,实则自己有时也来两管,乐乎乐乎。火器、毒品于行情走俏的黑市大有赚头。王师长往钱看,追潮流,顺溜。手搭钻表、脚踩新靴,二大件、三小件几十套,送礼、自用两相宜。

食髓知味。鼠心转蜕成虎胆。生意愈大、胃口愈旺。这次演习,‘顺道’带几型重兵器给道上同志。将有新入帐。得意嘿笑。忽左忽右,顺风摇的走资追金。

军中当然有良心份子,暗中唱反调。精明手狠的王秉智,铲除异己的手段不输祖师爷─他老爹。今天听你讲句话;明日枉为无主坟。

枪杆子出权力的老话,他深信不疑。抓权抓得紧的很!高干后代的太子党,无缘加入。天高皇帝远,躲在西北当个小土霸王也不坏!潮流在改、思想换造,他老兄不变应万变。

香花被生折,或求去、请调。留下尽是谄媚阿谀之毒草。

“动作快点!温吞吞的,全师要阵亡啊?”粗砺的叫骂,扩音器、无线电播送,象透了清末的军阀。阵头前方的士兵回报∶“报告师长,斥候来报,有二男一女挡住我军的行进动线!”“什么?我们不是有发布演习通告─路线范围内不准人车经过的吗?阵前步哨兵!快去赶走他们!”

最前端狐假虎威的士官兵,下了吉普车。端起步枪,高声吆喝∶“你们是何人?本二三九师奉上级命令于此行军演习,你们不晓得么?眼瞎了啊?”挡驾三人按身高顺序排开,最矮者为一妙丽红衣少女,倾国倾城之貌,不笑而艳,笑则众醉。身段曼娜迷人,天成佳人也。次高者,一年轻汉子,瘦高英俊,卓然拔群,傲然有出世风。最伟岸者,一脸落腮胡,有张飞再世之雄姿,炯目发神,巍峨不可轻侮。

听若不闻。不动如山。数个士兵真火了。“瞄准!你们这些人民,不明白解放军保卫祖国的辛苦,专以捣蛋、踢瓶子为乐!再不走开,我们可要开枪啦!”居中阶级最高的士官下令。沉默的娇甜女郎开口道∶“是吗?说得好象唱小曲哪。祖国人民的血汗钱全丢给你们走私、贪赃枉法去了。军队搞现代化,装进自己口袋、肥了胃袋,你们真是国家的害虫、人民的耻辱!”声音妩蜜,字字入脾。

“胆敢骂人!”军士们准备扣扳机。女孩眼光一凝,玉手间皮鞭发绳抖落,蛇形泉现,鞭花洒出!第一鞭,‘叭’一声,士官兵吓得双腿打哆颤,各人手中长枪自枪机以上立下削掉,升格变短棒。鞭影未见。倏急收鞭,第二次挥动,血光四射。六名官兵的脑袋皆由颈部削离,躯体站挺,并未倒下。

两方隔距二十五公尺上下。红衫少女所使‘飞蟒发鞭’,媚、刚相济,功力深湛,行云流水,不容发隙。‘飞蟒发鞭’之妙处,在于长短自如,攻击间距自由控御。方才‘蟒精摆尾’、‘蛇窜攫鼠’二招轻易把执枪者首身分家。操鞭的能手。内力之高亦非同小可。预估有二至三甲子以上之功为。